- 爆款故事力:24个神奇故事公式
- 李海峰 曾瀛葶 吴嘉华编著
- 3112字
- 2025-03-28 19:13:12
第二节
持续精进,“输入”是“输出”之源
(文◎吴嘉华)
——白岩松
/想“输出”,先“输入”/
我并不是一个常常看书的人,但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觉得自己需要“充电”,想挑一本书来看。有一天,我随手打开了一本之前一直没来得及看的书——《即兴的智慧》,翻阅了几章,不期然映入眼帘的一段话,给我带来了灵感。
——基思·约翰斯通[3]
/不断挑战的“Yes Man”/
曾经的我,是一个只会说“Yes”的人。
得益于这个习惯,身边人都觉得我不怕吃亏、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我因此收获了不错的人缘。但是,久而久之,因为这个“习惯”,我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很多时间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被大幅压缩;同时,由于过于“谦让”,我错失了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
我开始反思,一直说“Yes”真的好吗?会不会看似收获了好人缘,却迷失了自己?
终于,我决定改变自己——大胆地说“No”!
一开始,这样的改变确实让我感觉轻松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改变,好像并没有让我获得预想中的飞速成长,反倒因为沉迷于说“No”,我错失了一些本可以抓住的机会。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上文中提到的那段来自基思·约翰斯通(Keith Johnston)的话:“喜欢说Yes的人生活充满了冒险,喜欢说No的人安于现状。”给出了答案,“Yes”并非不好,“No”也并非无害,关键是大家将它们用在什么地方。如果将“Yes”用于讨好他人,将“No”用于拒绝挑战,那必然适得其反。
于是,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思路,做回“Yes Man”,只不过以前说“Yes”是为了不得罪他人,现在说“Yes”,是为了更好地挑战自己!方向对了,“Yes”才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可能!
/遇见机会,抓住机会/
2019年7月,我接到浙江电视台全国首档保险业演说大赛《保险业超级演说家》的参赛邀请,既兴奋,又不安!
兴奋,是由于自己得到了认可,能够获得参赛邀请;不安,是源于不自信,因为此前完全没有经验可参考。
面对这一让人犹豫、纠结的事情,我深知,如果应邀参赛,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历练;但另一方面,对于从来没有上过公开演说舞台的我来说,万一出丑了,会留下难以消弭的“痕迹”……
有一种“Yes”,源于已准备就绪;还有一种“Yes”,恰恰是因为还没有准备好!
思想斗争了三天后,我想起了自己进入保险业的初心:挑战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虽然还没准备好,但是通过参赛,能认识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这才是关键,不应该因为“没有经验”这一小小的不确定而放弃,所以,我最终决定受邀参赛!
源于这个充满挑战的“Yes”,经过一个月的视频海选,我一路过关斩将,相继进入了全国100强、全国30强,最终顺利跻身全国总决赛,获得了到浙江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的机会!
虽说之前有对外授课的经验,但对于公开演说,我是一个妥妥的“门外汉”!为此,在出发前往杭州进行录制的前一周,我决定努力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先找资料、找视频、确定立意、列演讲提纲、写初稿,再反复修改、打磨……由于白天有不能耽误的日常工作,备赛的事情只能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进行,时间紧迫,压力很大,但我感觉整个过程很充实,不仅是“累并快乐着”,甚至是“兴奋着”!
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自己原来不懂、不知道的知识,比如,一个好故事如何通过有效铺排让听众/读者产生共鸣?怎样的表达方式更能让听众/读者有代入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众/读者明白表达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知识的获得,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浓厚兴趣,以及将沟通、表达结合日常工作需求进行实践的天分。与此同时,我的心态也随着备赛的深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忧心忡忡”“顾虑重重”,慢慢地转变为“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地期待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现场录制的时间日益临近,全国30强选手提前一天来到了杭州,进行正式上场前的最后一次集训。在这次集训中,我与其他决赛选手第一次见面。
这次集训由浙江电视台的两位专业主播老师亲自负责,除了传授表达技巧外,出乎意料的是,两位老师更多地向我们传授了关于着装、走位的技巧,以及在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的临场技巧。比如,每个节目的参与人员都会得到根据舞台风格设计的电视台出入工作证,通过工作证,可以了解对应舞台的主色调,避免登台服装与舞台背景撞色的情况;又如,因为是电视节目录制,应尽量避免穿格子衣服或条纹衣服,以防节目播出时观众的观感不好……这些都是很实用的实战技巧,也是之前我在网上找不到的知识。不,与其说找不到,更准确地说,是我压根想不到要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很多时候,让自己勇敢地“跳出来”,才有机会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而这些“不知道”,往往是推动自己成长的关键!
一整天的培训结束后,虽然没有和其他参赛者进行过多的交流和互动,但仅根据各位的气质、状态、谈吐,我已刷新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我不仅看到了当下优秀保险人的样子,更看到了新时代保险人应该有的样子——自信、专业、多元、有想法!
以前,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天马行空,可能是保险业的“另类”,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找到了“组织”,真的很庆幸自己面对邀请时的那个大胆的“Yes”!
/厚积薄发,终得绽放/
期待已久的决赛录制日到了。
“下一位,25号选手,吴嘉华!”主持人的话音刚落,我便从导播手上接过话筒,大步走上属于我的决赛舞台:“大家好,我是吴嘉华,一名出生于1987年的广州男人。现在,我是两个小孩的爸爸,大女儿叫星星,小儿子叫小太阳,认识他们的人,都称我为‘宇宙爸爸’……”不慌不忙地,我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公开演说!
演说完,走下舞台的那一刻,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如释重负,而是激动,激动于我终于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享受舞台!那一刻,我知道了,我又多了一个可以努力前进、坚持探索的方向!
最终,我的演说获得了全国第7名,并荣获“超级演说家”称号。虽然排名不尽如人意,但是对于我来说,过程足够“完美”!因为,有什么比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重要的呢?
接受每一个想接受的挑战,并不畏惧迎接不断出现的新的挑战,从此成为我的人生信条。因为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挑战,让我前进的方向逐步清晰,让我不再迷惘与彷徨!
得益于这次比赛,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标签——跨界新思维保险人,也因此得到了后期创作出保险业可视化展业工具“翼展业”的契机。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结合《即兴的智慧》这本书中的核心理论——Yes And,我发现,让自己不断破圈、不断提升的关键,除了充满挑战的“Yes”,还有促使自身前进与行动的“And”。
“Yes”,让我学会了接纳与直面挑战;而“And”,触发了我的行动力与创新力!
也许,这就是“Yes And”所蕴藏的智慧吧。
Let's Yes And,突破自己,拥抱挑战,成为更好的“Yes Man/Woman”!
/每一份“输入”,都是“输出”的契机/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有一些震惊?如此多的感慨,竟然全部来自日常阅读中偶然遇到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无数专属于自己的故事,所谓“不会讲故事”,缺的只是那个刺激表达欲的“引子”。在找不到想“输出”的内容时,先去做些“输入”吧,也许就与好故事不期而遇了!
故事力公式 输入&精进,输出&表达之源
1.想做某事(写作/策划/项目……),没有灵感
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输入/吸收
3.用心感受,回顾成长(列举事例)
4.找到关键,诱发思考(因什么原因而成长)
5.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文末要回到文章开篇讲述的故事,扣题)
练习题
套用上面的公式,写一篇自己通过不断“输入”,终于找到“输出”之源的故事。
◎本文作者吴嘉华,微信号为hiJoshuaWJH,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