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能与融入:上海市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 李峰 郑波主编
- 970字
- 2025-03-28 12:25:25
序(二)
2003年,上海开始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创新社会管理,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为特殊群体提供帮教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在预防犯罪中的独特优势。2004年2月,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应运而生。
二十年来,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和全市八百余名社会工作者始终以预防和减少犯罪为己任,扎根社区,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提供专业化帮教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在《社区矫正法》和《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保障下,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地方标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并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土化发展的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创立了多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项目品牌,打造了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为上海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二十年来实务经验和成果的总结、提炼与展示,更是上海市实施科学矫正和精准帮扶的成效展现。本书突出问题导向和方法运用,所选取的案例聚焦于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和社会适应等单项或多项问题与需求,在精准运用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元素和内容,充分展现出对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力求为各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实务、高校教学研究提供更具本土化特点、更有实操性的借鉴案例。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力支持,社会发展学院组建了一支由专家和老师组成的优秀编辑团队,对每一篇案例精雕细琢,注入专业知识并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编辑团队还邀请本市深耕于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领域研究且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对案例给予了专业点评,大大提升了本书的专业性、可读性和权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展现专业优势。期待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和全体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新的篇章。
郑 波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