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党政公文

第9讲 怎样写决议

决议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所规定的15个主要文种中居于第一位,是党的机关专用的主要公文种类。决议,是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研究之后,由法定的多数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法规性、领导性文件。决议按其内容不同,一般划分为四类:审议批准性决议、方针政策性决议、专门问题性决议、公布号召性决议。

决议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决议的正文,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前言部分,写明决议的理论依据(有关的政策、法规、议案)以及事实依据(有关方面的情况);在写法上要求开门见山,直接陈述。二是主体部分,即决议的事项,要有层次感,形成错落有致的层次结构。决议可分为四种形式:内容单一的决议,可以采用篇段合一式,一气呵成;内容较复杂的决议,可采用分条列项式,阐述主要决议事项;分段式决议,把决议事项分为若干段落,每段开头的常用语通常是“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固定格式;采用小标题结构的决议,要注意条理清楚,前后衔接。

决议的正文常用较多动词,动词使用时很有讲究,是排列有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如提出问题、叙述内容,通常使用“听取”“分析”“介绍”“总结”“传达”“作出”等动词;分析问题、深化内容,通常使用“强调”“提出”“讨论”“认为”“指出”等动词;解决问题、发出号召,通常使用“同意”“明确”“决定”“要求”“号召”等动词。

决议的结尾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的决议的结尾以希望、号召收结全文;有的决议主体结束,全文也自然结束,未专门撰写结尾。

决议写作应注意如下问题。

1.准确把握会议的中心。决议是民主决策的强音。决议是党政领导机关经过会议讨论形成的,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严格的程序性。撰写者要了解会议的背景、形势及目的,理解会议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历史,掌握会议的肯定性意见及其他看法、意见与要求,知晓会议决策方案的多种状态及其中的最佳方案。

2.辨析决议与纪要的区别。决议和纪要都是会议的产物,但二者有区别。工作会议、专题会议或其他临时性会议决定的事项,一般不应使用“决议”的形式行文,而采取会议纪要的形式,因为决议“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是整个党务公文中规格最高的,而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决议与决定也有区别。决议适用于会议集体讨论并通过的重大决定事项,决定的制发主体一般是机关,也可以是会议。

3.严谨、简练、准确。决议经常用“会议一致认为”作段首语,以正面阐述为主,写重要的问题,多一些论断性,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论断。阐述原则问题的决议,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介绍情况、提供事实,用议论的方式作公正的评价和精辟的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在结尾,一般根据决议内容提出希望、号召和要求,有利于决议内容的宣传贯彻与执行。

紫金矿业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加强环境安全工作的特别决议

(××××年××月××日)

××××年××月××日,紫金山铜矿湿法冶炼厂污水池发生泄漏,引发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不仅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形象也受到重创。

董事会认识到,本次事故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环境事故,究其原因,是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危机和忧患意识不足,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集团公司及各级管理层没有把“生命第一、环境优先”的经营方针落到实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应急响应机制和违纪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本次事故损失惨重,代价巨大,教训深刻。董事会为此作出以下特别决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工作

……

六、统筹安排,健全环保安全协调机制

董事会要求管理层认真落实董事会决议,通过环境安全工作的整改、提高,使集团公司的环境安全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以重新塑造企业的环保形象、社会责任和诚信形象。

对本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管理层要每月向董事会作出报告。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年)》的决议

(××××年××月××日××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

××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副市长所作的《关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年)的报告》,审查了《××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会议认为,在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形势下,市人民政府编制《规划》是一项创新性工作……

会议要求,市政府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执行,分清轻重缓急,确保《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统筹,促进均衡发展。(略)

二、狠抓实施,保障措施到位。(略)

三、完善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略)

……

《规划》的实施情况要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实施过程中如有重大项目调整,要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