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你们阴阳家呢?

杂交水稻,红薯等一出,一个四口之家只要不懒,几亩土地足够让一家温饱无忧。

至于那些坐拥千亩万亩土地的超级氏族什么的。

你有土地,也要有人给你种啊?

全力开荒,加上强大的政策迁移,加上交州的富裕摆在那里。

只要有点脑子的,就不可能继续去当佃农。

而且就如今的粮食产量,你拿那么多粮食干嘛?

堆积如山?

是,粮食是硬通货,可交州和益州不缺,卖给谁?

至于卖到其他地方?

的确能收获大量财富。

可条件是你要能运出去。

就如今刘备对交州和益州的掌控,没有刘备点头,你要是能运出去一粒粮食算他输。

而且刘备也给出了另外一条路。

一条能够让那些氏族不会就此衰落的路。

初平四年春,成都平原飘着铁锈味的雨。

糜竺站在新筑的劝农台上,手中的稻穗突然冒出青烟。

昨日刚从交州运来的占城稻种,竟在益州水土里急速枯萎。

“主公,这已是本月第三批...“他话音未落,西南天际突然滚来闷雷。

徐庶的龙渊剑自动出鞘三寸,剑身映出诡异的靛色天光。

刘备抚过腰间阴阳鱼玉佩,南海星图在瞳孔流转:“元直可记得《鲁班书》残卷记载?南中瘴气若遇太乙离火矿...“

话未说完,法正踉跄闯入:“永昌郡急报!新开垦的梯田里长出人面稻!“

沙盘上的血色脉络突然暴涨,代表太乙离火矿的赤玉炸成齑粉。

阴阳家弟子捧着的青铜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定格在“大凶“方位。

“是地脉反噬。“徐庶剑尖挑起沙盘上的五色土,“神农尝百草时立下的天地盟约,如今...“

轰隆!

惊雷劈中武担山巅的观星台。

十二盏琉璃宫灯同时炸裂,阴阳家首席邹衍后人邹璇口吐鲜血,手中龟甲浮现裂痕:“苍龙七宿移位,五谷神鼎现世之兆!“

三日后,涪水码头飘来九艘青竹筏。

领头的老者赤足立于筏首,手中木杖刻满黍稷纹样。

他身后八百农家弟子齐唱《击壤歌》,声浪震得江鱼跃出水面。

“五色土养人,百草济苍生。“老者向刘备长揖及地,“农家许稷,携神农八法特来襄助。“

月光下,他展开的麻布地图竟是用麦浆绘制,成都平原的每处泉眼都闪着金光。

糜竺突然惊呼:“那些枯萎的稻种...在发光!“

许稷的木杖点向沙盘,枯萎的稻种突然抽芽。

嫩绿藤蔓缠绕成神农鼎的形状,鼎中浮现八枚刻着卦象的青铜耒耜。

“此乃地母嗔怒。“他抓起把赤土,“刘使君推行交州良种虽好,却忘了益州地脉连着南中巫蛊。“

子时,阴阳家在成都四门布下二十八宿阵。

邹璇以自身精血为引,在阵眼处埋入刻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色玉璧。

许稷带农家弟子赤脚踏罡步,手中黍稷撒成先天八卦。

当北斗七星照在阵眼时,许稷突然将木杖插入地面。

杖头绽放的稻花里飞出万千萤火虫,这些光点竟在空中组成神农尝百草图。

“地脉通了!“徐庶剑穗银铃狂响。

阴阳家弟子手中的罗盘指针开始顺时针旋转,沙盘上代表瘴气的黑雾渐渐消散。

五更天,许稷带人来到枯萎的试验田。

他从兽皮袋取出五种颜色的土壤,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铺设。

“青土主木,置于东;赤土主火,置于南;白土主金,置于西;黑土主水,置于北;黄土主土,置于中。“

随着咒语念诵,五色土开始自动流转。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中央黄土时,许稷突然挥动神农鞭——这是用千年雷击枣木制成的神器,鞭身刻着《齐民要术》全文。

“起!“

龟裂的土地突然隆起,十丈高的稻穗破土而出。

每株稻秆都结着拳头大的米粒,穗头还开着金银双色花。

糜竺颤抖着摘下一粒,米壳自动脱落,露出翡翠般的米芯。

“这是...“

“神农八法之五谷丰登。“许稷的白须在晨光中泛金,“配合阴阳家的星象阵,可保益州三年无饥。“

暮色降临时,许稷站在重修的神农坛上。

阴阳家弟子以朱砂在坛周绘制二十八宿图,农家弟子则埋下装有五谷的陶罐。

“自此,阴阳家的星辉入田,农家的地气通天。“许稷将神农鞭交给刘备,“使君请看——“

月光下的成都平原,每处稻田都泛着微光。

这些光点与星空遥相呼应,形成巨大的太极图案。

更神奇的是,稻穗在子时自动低垂汲取露水,寅时又昂首迎接朝阳。

益州,成都,幽夜的城头。

刘备与贾诩并肩而立,眺望无边星空。

“文和,和我你们阴阳家,还有农家。”

如今的刘备已经坐拥交州和益州,放眼天下,刘备自称天下第一诸侯也不为过。

可随着农家和许稷的出现,刘备越来越看不透这个世界。

许稷的手段太过惊骇世俗!

贾诩听了刘备的话,表情毫无变化,似乎早有准备。

“诸子百家,为首者唯有十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兵家,医家,小说家。”

“不过,”贾诩沉声道:

“自董仲舒向汉武帝上《举贤良对策》,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并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叹了口气后道:“自此之后,儒家一家独大,墨家为了生存,成了儒家附庸,道家隐退不出,法家低调,其余各家皆不再冒头,就算出世,也会冒名儒家……”

“不过,”贾诩眼睛微眯,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道:“乱世起,百家出,道家第一个冒出来布局天下,黄巾之乱应该就是道家手笔,不过好像有点玩脱。”

“汉中张鲁,应该也是道家之人……”

“道家?”刘备若有所思,他想起了如同仙人一般的南华老仙。

道家,不可小觑!

“你们阴阳家呢?怎么想的?”刘备微笑着看向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