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第2版·微课版)
- 潘勇主编
- 1832字
- 2025-03-19 16:30:37
前言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微课版)》出版后,深受广大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及广大读者的好评。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新媒体的平台、工具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例如,近年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崛起、社交媒体算法的变革,以及AI技术的应用,都对新媒体文案的创作与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此,编写团队对《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微课版)》进行全面升级改版,编写了本书。
改版说明
本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当前市场环境下读者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前沿动态,致力于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实践紧密结合,全力培养具备拔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本书在保留第1版经典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优化,旨在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加精彩、实用的学习体验。
(1)基于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发展变化,全面更新第1版中的过时案例和课堂实训,本书的案例更加新颖、丰富,课堂实训实操性更强,更能体现当下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特点,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技能。
(2)更新陈旧知识点,新增行业前沿知识,如新媒体文案创意策划、利用AI写作工具激发创意、利用AI写作工具写作新媒体文案、写作小红书文案、评估新媒体文案传播效果等,更能满足现代市场对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人才的需求。
(3)新增“素养目标”和“职业素养”板块,涵盖行业规范、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期培养读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的精神,帮助读者提高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读者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讲解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相关知识,具有内容全面、案例丰富和结构新颖的特点,具体如下。
(1)内容全面。本书先对新媒体文案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新媒体文案创意策划和新媒体文案的写作方法,并对主流新媒体平台的文案写作进行详细讲解,接着在此基础上,介绍新媒体文案的传播,最后分析不同行业的新媒体文案。可见,本书全面介绍了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相关知识,为读者展示了新媒体文案从创作到传播的整体过程。
(2)案例丰富。本书在讲解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相关知识时,通过文字、图片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为读者介绍不同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除此之外,本书还设有“案例分析”板块,带领读者剖析案例,帮助读者理解知识点,使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运用相关知识。
(3)结构新颖。本书前6章以“学习目标”“素养目标”“引导案例”引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和学习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帮助读者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课堂活动”,帮助读者理解、掌握相关知识;通过“课堂实训”“课后练习”,帮助读者回顾本章所讲知识,提升读者掌握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书第7章为案例分析章节,故不设置“引导案例”“课堂实训”“课后练习”,其余结构与前6章相同。
学时安排
本书作为教材使用时,课堂教学建议安排32学时,实训教学建议安排16学时。各章的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表1 各章的学时安排

续表

本书资源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本书编者准备了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拓展资源和微课视频。如有需要,用书教师可登录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搜索本书书名或书号获取。
(1)教学资源
为了方便教学,本书编者为用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软件、PPT课件、参考答案。
本书的教学资源名称及数量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资源名称及数量

(2)拓展资源
本书编者为更好地讲解重点知识内容并展示案例效果,在书中融入了24个拓展资源(包括前6章章首页的“引导案例”),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
本书的拓展资源名称及二维码所在页码如表3所示。
表3 拓展资源名称及二维码所在页码

(3)微课视频
本书编者为更好地讲解书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录制了配套的微课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微课视频二维码观看。
本书的微课视频名称及二维码所在页码如表4所示。
表4 微课视频名称及二维码所在页码

编者留言
本书由潘勇任主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