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替朕尽节

日落西方之际,刘辩正端坐于帐中帅椅之上,而其手中正不断把弄着案上酒杯,

只见刘辩此时眉间深锁,而正在思索当前之局势。

如今可谓是万事俱备,就差等那段煨入营,

只待擒下此人之后,自己就可算真正掌握了两万人马。

再加上皇甫嵩一路上与自己所举荐的另一骨梗之臣,大汉长安令盖勋,

其人如今正率着一万人马驻守在距右扶风不过数日路程的长安城中。

这样看来,除去需驻守的城防,关隘,要寨等必要军力配置,

据皇甫嵩推算,自己如今可调动的机动兵力起码不下于两万两千人。

如今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尚未就任于冀州,汝南等地,

尚未开始凭借自家多年积攒的钱粮、土地开始爆兵,

而对于目前来说,几方已明确表明态度,

欲要同刘辩背后所代表的正统大汉帝国要不死不休的势力来言,

董卓如今自顾不暇,尚还未能完全收拢雒阳兵马;

凉州王国合众军前些年刚被皇甫嵩大败,元气大伤,以至于如今已有内斗趋势,暂时构不成威胁。

如今威胁最大的反而是郭太的驻扎在河内一带的白波黄巾军。

但自己单靠手下这两万余人自保必是无虞,

不过若是自己只是满足于偏安一隅,迟早会在这乱世之中为贼子所擒。

那自己如今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先乘着董卓如今自顾不暇之际,

不管让人引兵征伐也好,或是以攻心之策也罢,都必须在董卓腾出手来对付自己之前,

必须将白波黄巾这一不稳定因素提前解决才行。

至于说白波黄巾虽亦痛恨于董卓,但想必面对于自己这位正统天子,和曾拿十万黄巾人头筑京观的皇甫嵩来说,

白波黄巾恐怕更愿意选择和董卓来合作先取下自己二人头颅。

而就在刘辩思及此处之时,帐内已然有人来报,打断了刘辩思绪。

“禀陛下,段煨已接到传令,如今已在途中。”

“终于来了。”

刘辩听到士卒禀告段煨情况后,当下便不再走神,段煨毕竟也不是易于之辈,

只见刘辩当场正襟危坐起来,手中所握的酒杯更是被捏的贴紧,随时准备摔下桌去……

……

“左将军何故突然召我?莫不是我遣人给董公报奏天子如今身在右扶风之事暴露了?”

突然被皇甫嵩召见,段煨心中大有疑惑,问士卒原因,其只是支支吾吾回道可能是军事调动。

“不过应无大碍,倘若真是东窗事发,以我对皇甫将军性格的了解,

若真有确凿证据,早就派人将我拿下,何故多此一举?”

段煨在心中默默宽慰自己,此刻应是自己多想,

多半是那轻佻天子受不了军营之苦,叫嚷要去长安避难,特地让自己接替军营防务事宜。

思及此处,段煨便默默加快脚步,而到了中军所在,

便被何炯早已安排好的人手,引到刘辩大帐门口。

段煨也不是蠢人,一见这个大帐并不是皇甫嵩平日议事之处,当即心中顿感不妙,

便突然发声,对着身后三位士卒面若常色道,

“某忘记有一军中急报要呈于左将军,待我回去讨与左将军,再来营中听令。”

意识到不妙后,段煨当场就找了借口,

但就在其欲要抽身离开之时,却惶然发现早已被三位士卒在身后用剑抵住,

而在帐外埋伏已久的于禁见状,为防止意外,也突然走上前来道,

“段煨将军烦请现在就入帐内,至于军报,某将会遣人替大人去取。”

段煨回眸望了一眼于禁,发现眼下之人体格壮硕,面相冷峻,

言语间不像军中小卒,便当即喝问道,

“你是何人,到底是何人召我于此,尔等到底意欲何为?”

“将军入帐便知。”

于禁不与其多言,当即就在背后以蛮力压着段煨进入帐中,

而段煨此时受制于人,不得不暂时屈从于禁,

而在段煨入帐内,就见高坐于帅椅之上有一看起来年岁尚小,但举手投足之间已然可见其稳重之人,

在其见到自己之后居然立刻甩下手中酒杯.

酒杯落地之声更是让如今不明状况的段煨心中大骇。

随后营中居然兀然响起一阵嘈杂之声,段煨此时已然头脑发懵,

但隐约之间,在混乱中还是听见一士卒在旁一句,

“中郎将段煨意图不轨,手持利剑,意欲行刺陛下……”

“我要行刺天子?”

听到这里段煨心中一个激灵,脑子飞转下,如何还意识不到到自己如今乃是中计了。

自己不过仅仅是奉董卓令替其监视皇甫嵩军中调度事宜而已,

至于现在居然说在皇甫嵩的中军大营里自己要谋害大汉天子?

那简直同把头颅送给皇甫嵩砍有何区别?

段煨当即也就明白了,堂上那人应当就是那位自己曾听人说过不止一次的懦弱天子!

段煨眼见刘辩安排的刀斧手就要上前把自己剁碎,

顾不得身后于禁等人,便当即拔出宝剑,神色癫狂大喊道,

“陛下何故冤枉于臣,臣出生自河西段家,

段颖是我族兄,我段家满门都对陛下,对大汉忠心耿耿,

陛下为何要听从小人谗言,故意离间你我君臣之情,在此处设俘,欲要害臣之性命?”

刘辩见状,便从帅椅上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缓缓给了必死无疑的段煨一个解释,

“你们段家的确对我大汉素来忠诚,且颇有功劳,

但你不是段颖,也并未把朕当成先帝,而之所以杀你是朕早就得知,

你与董卓交往甚密,且与其阴策要夺皇甫嵩军权。”

看到段煨还要狡辩,刘辩便当即喝断,并不给其说话机会,

“你如今多说无益,朕不妨同你明言,朕已下定决心,今日必要拿你头颅一用,来安军心,

不过你驻扎在此多年,应当听闻过蓝田贼寇刘雄鸣,

在朕亲手射杀他之前,他明知必死,仍敢纵马冲到朕之面前,让朕都莫感钦佩,

若你真是如你所说那般忠诚之士,那朕便不希望自己治下的一中郎将临死之前反倒不如一草寇,

不如你就在此自己为朕尽节,段将军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