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名著:青少年版(2024版)
- (清)曹雪芹 (明)吴承恩 (明)施耐庵 (明)罗贯中著 竹马书坊 无斋公子改编
- 3183字
- 2025-04-30 10:15:47
第十九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平儿回到家时,王熙凤却不在,却见周瑞媳妇正陪着刘姥姥说话。见平儿进来,刘姥姥下了炕,向平儿问了好,说:“新收了枣子、南瓜,又挖些野菜,孝敬奶奶、姑娘吃个新鲜。”
平儿道了谢,请刘姥姥坐,让人倒茶。周瑞媳妇说起那螃蟹,刘姥姥说:“螃蟹五分银子一斤,再加上酒菜,那么大的螃蟹,得二十多两银子,这一顿的钱,足够一户庄稼人过一年的。”平儿笑了,问道:“姥姥见过奶奶了吗?”刘姥姥说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说着,她又往窗外看了看,说道:“天色不早了,别一会儿出不去城。”周瑞媳妇说道:“也是,我替你去看看。”
周瑞媳妇去了一会儿,回来笑道:“刘姥姥,你有福了,老太太要见你。”刘姥姥说:“我这土里土气的,怎能见老太太?”平儿劝她:“不要怕,老太太人很好。”说着便和周瑞媳妇领上刘姥姥往贾母房里去。
三人来到贾母房中,宝玉与姐妹们都在。刘姥姥只见满屋珠围翠绕、花枝招展,一张榻上斜躺着一位老婆婆,一个小美人给她捶腿,王熙凤站在一边说笑。刘姥姥知是贾母,连忙上前问安,贾母欠身问好,命周瑞媳妇搬椅子让座。
贾母问刘姥姥多大了,刘姥姥说:“七十五。”贾母向众人说:“比我大好几岁呢,还这么硬朗。”刘姥姥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二人说了几句闲话,贾母听说她带来新鲜瓜菜,让人收拾了,想尝个鲜,又让她住几天,到大观园尝尝果子。刘姥姥吃了茶,便说了一些乡下的见闻,贾母觉得很有意思。
吃过晚饭,王熙凤又送刘姥姥过来。鸳鸯让刘姥姥洗了澡,换了衣服,坐在贾母榻前。刘姥姥又讲乡野趣闻。宝玉等从没听过,觉得比说书先生讲得还好。贾母听得有趣,王夫人也听得入神。
次日,贾母派人叫来宝玉与王夫人商量,如何还湘云的席。宝玉说:“既然没有外客,不必铺张,谁爱吃什么,就做几样,简单别致点儿好。”贾母就让人告诉厨房,明天按照宝玉的建议做菜,早饭也摆在园子里。
这天天气晴朗,李纨一早就安排老婆子、小丫头打扫园中落叶,预备宴席。刘姥姥过来问好,说了几句话。贾母带着一群人进来,李纨迎上去,让人捧来一盘菊花,请贾母插花。贾母拣了一朵大红的插在鬓上,又招呼刘姥姥戴花。
王熙凤拉过刘姥姥来,把一盘花横七竖八插了她一头,逗得众人笑个不住。刘姥姥说:“我的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天这么体面。”众人说:“她都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还体面呢。”刘姥姥笑道:“我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今天当个老风流。”
到了沁芳亭,贾母斜倚栏杆坐下,问:“你看这园子怎样?”刘姥姥说:“都赶上画里的了,要是照这园子画一张,我带回去给他们瞧瞧,死也值了。”贾母说惜春会画,回头叫她画一张。刘姥姥夸惜春是神仙托生的。
贾母又带着刘姥姥到各处见识,先到了潇湘馆。刘姥姥打量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书架上摆满了书,说:“这是哪位哥儿的书房?”贾母拉着黛玉说:“这是我外孙女的屋子。”刘姥姥说:“这哪像小姐的绣房,比上等书房还好。”
离开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有人撑船。贾母乘兴也要坐船。走不多远,碰上几个仆人送来早饭,贾母就让到探春那里开饭。王熙凤与李纨、探春、鸳鸯等人带上端饭的仆人,抄近路来到秋爽斋安排桌椅。
贾母等到了,便坐下吃茶。王熙凤拿着镶银筷子,按席摆下。贾母说:“让刘亲家挨我坐。”鸳鸯就嘱咐了刘姥姥几句。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筷子,觉得沉甸甸的,不顺手。原来是王熙凤专门为她放了一双镶金的象牙筷子。刘姥姥说:“这比我们的铁锨(xiān)还沉。”
李纨给贾母上了菜,王熙凤把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说声“请”,刘姥姥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蛋也小巧,怪俊的。”鸳鸯说:“这鸡蛋一两银子一个呢!”众人笑了起来。贾母笑得眼泪直流,说:“这肯定是凤丫头捣的鬼,别信她的话。”
刘姥姥伸筷子夹鸽子蛋,怎么也夹不住,好容易夹起一个,还没送到嘴边就滑掉在了地上。贾母连忙让人给她换了筷子。刘姥姥说:“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没有我们那顺手。”凤姐说:“菜里要是有毒,银子一下去就试出来了。”刘姥姥说:“这菜要是有毒,我们每天吃的都是砒(pī)霜了。哪怕毒死,也得吃完。”贾母听她说得有趣,把自己的菜给了她,又让人给板儿往碗里夹菜。
吃过饭,贾母等人进里间说话,凤姐、李纨相对坐着吃饭,鸳鸯也过来,与凤姐向刘姥姥赔不是。刘姥姥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我有什么恼的?你一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众人来到缀锦阁,大家依次坐下。贾母笑着说:“咱们先吃两杯,行个令,才热闹。”凤姐说:“既行令,还是叫鸳鸯姐姐当令官。”大家都知贾母须鸳鸯提醒,一致赞成。凤姐拉鸳鸯坐在她身边。
鸳鸯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违了我的令,要受罚的。”大家都说:“一定如此。”刘姥姥离了席,摆手说:“别这样捉弄人,我家去了。”鸳鸯命小丫头:“拉上席去!”小丫头把她拉上席,鸳鸯说:“再多说的罚一壶!”
刘姥姥怕罚,才勉强坐下。鸳鸯说:“今儿行骨牌令,从老太太起,到刘姥姥止。每一张牌,用成语俗语、诗词歌赋比上一句,要押韵,错的罚一杯。”众人都说好。
鸳鸯说:“左边是张‘天’。”贾母说:“头上有青天。”
“当中是个‘五与六’。”
“六桥梅花香彻骨。”
“剩了一张‘六与幺’。”
“一轮红日出云霄。”
“凑成便是‘蓬头鬼’。”
“这鬼抱住钟馗(kuí)腿。”大家笑着喝彩。贾母饮了一杯。
接着依次是薛姨妈、湘云、宝钗、黛玉。轮到迎春,她们都想看刘姥姥的笑话,故意说错,都被罚了。到王夫人,鸳鸯代说了,接下来该刘姥姥。刘姥姥说:“我们乡下吃酒也常弄这个,只是没你们说得好听。”
鸳鸯说:“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说:“是个庄稼人吧。”众人哄堂大笑。贾母忍住笑说:“就是这样说。”刘姥姥说:“我们庄稼人不过现成本色,姑娘们别笑。”
鸳鸯说:“中间‘三四’绿配红。”
“大火烧了毛毛虫。”
“右边‘幺四’真好看。”
“一个萝卜一头蒜。”
“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手比画着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众人听了,都大笑不已。一个仆人进来,请示贾母演什么曲子。贾母让她们拣熟练的随便演。不一时,响起箫管笙笛。刘姥姥如听仙乐,又有几分酒意,禁不住手舞足蹈。宝玉下席敬酒,向黛玉悄声说:“你瞧瞧刘姥姥的样子。”黛玉笑着说:“当年舜时圣乐一奏,百兽齐舞,今日只有一头牛。”
乐声止住,贾母领着刘姥姥出去散步醒酒。贾母身上困乏,便到稻香村睡午觉,让王夫人等人陪薛姨妈继续吃酒。鸳鸯领着刘姥姥逛,众人也都跟着取笑。正取笑间,刘姥姥只觉腹中乱响,要了两张纸,就要脱裤子。众人忙喝止她,让仆人带她去方便。
仆人指给刘姥姥地方,乐得歇息。刘姥姥蹲了半天,便出了厕所,却不料酒劲上来,认不出路径,三转两绕,从后门摸进怡红院。走进去,她见有一张精致的床,歪身一躺就睡着了。
众人久等,不见刘姥姥回来,四处寻找,也没找着。袭人估计她从后门摸进怡红院,匆匆赶回去,一看四下无人。进了屋,只听鼾声如雷,酒臭、屁臭充满房间。她忙推醒刘姥姥,往香炉里撒了几把百合香,领刘姥姥出来。
次日,刘姥姥见王熙凤,说:“明天我得回家了,在府里住了两三天,把没吃的、没见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姑奶奶、小姐们惜老怜贫,我回去,唯有请些高香,天天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王熙凤说:“都是为你,老太太被风吹病了,我们大姐儿也着了凉。”刘姥姥说:“老太太有了年纪,不惯劳乏;大姐儿比不得我们的孩子,别是她遇见什么神了。”
王熙凤连忙请教。刘姥姥认为富贵人家的孩子太娇嫩,受不得一点儿委屈。王熙凤又请刘姥姥为大姐儿起名,想借穷人的苦命压邪。刘姥姥想了想,说:“就叫巧姐儿。这叫‘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姑奶奶依了这名字,保管她长命百岁,逢凶化吉。”凤姐谢了,让平儿收拾好送刘姥姥的东西。
平儿又领着刘姥姥去见了贾母,贾母叮嘱她:“闲了再来。”命人送了刘姥姥一些东西。王熙凤雇了车,让小厮把东西都搬上车,众人送刘姥姥上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