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气呵成

学道衙门前,一片死寂。

远处张望的孙永业有些着急上火,撵个人而已,这般墨迹,如今怎还没了动静?

而更让孙永业惊掉眼珠的是,没过多久,原本停滞等待的唱名人群,又动了起来,一身玉色直裰的方原,竟然也大摇大摆进了考场。

说好的看他出丑,怎么好戏刚开场就戛然而止?

这都什么情况?!

更为懵逼的是杨培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原大言不惭提出要加试,提学官与知府嘀咕两句后,竟然同意了!

余杭童生们欢呼雀跃,如同打了胜仗一般,与方原一道齐声谢过学宪恩典。

只有杨培秋瞠目自失,与余杭众人喜气洋洋格格不入。

方原进了考场,经过简单搜检,便到了考棚处。

提学衙署的考棚不同于别处,是桌凳由排的单独号舍。

左右各五间,每间房门石额上,有千字文编成的字号,房内一条甬道到头,各有二十个小号舍。

方原被安排在了玄字号第三间号舍内,掀开充作桌案的隔板,方原在逼仄的号舍中坐定,等待开考。

很快一百多人都有序到场,时辰一到,便鸣金开试。

入学试考题类型各地都差不多,分别是一道四书题,一道本经题,一道策题,一道论,仅考一场。

方原记下考题后,书吏又将提学与知府共同拟定的题目单独送了过来,共两道,一道四书题,一道本经题。

相当于方原本场考试要作六篇文章,最晚夜半交卷,许燃尽三支蜡烛为止。

相比较而言,乡试头一场也不过考七道题,且有三天时间答题,虽然考试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但方原脑海里还是忍不住浮现六个字:

时间紧,任务重!

方原轻声一叹,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将题目一一记忆,映在脑海里,方原便正襟危坐,闭上了双眼。

第一道四书题: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语出《论语·八佾》,是孔子盛赞周朝的礼乐制度,比夏商二代更为盛美、丰富多彩。

这道四书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提取本句主旨即可,方原略一思索,脑中便有了破题:

圣人美时王之制,酌诸古而独盛焉!

下一道,是另加的四书题: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是《中庸》第一章的句子,意思是,和是天下的通途。

此句着重于“和”字,要想理解“和”字的真义,就得联系上下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很明了了,也就是情感的抒发要完全符合礼义,才是世间通行正途。

于是方原毫不犹豫得出破题:

论情之皆正,乃世之通行。

紧接着方原又迅速凝神思考两道书经题。

其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这是《尚书·大禹谟》之语,说的是帝舜称赞大禹,既能勤劳为国,又能节俭持家。

其主旨意思很浅显,就是提倡臣子勤于公事,不侈于享受。

方原很快给出破题:不怠于公事,不侈于私养,惟大臣能然也。

其二: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这是《尚书·伊训》中,伊尹教导太甲训词中的话,指代先王汤的规划很美好,训导明确而已,此题没什么深远的含义。

破题几乎瞬间就浮现在方原脑海:先王贻谋为甚大,垂训为甚明。

如此,四道义题的行文框架算是有了,方原不敢懈怠,继续攻坚最后的论题与策题。

论题是:士以名节忠义为本。

取自宋代大儒罗从彦《议论要语》:士之立身,要以忠义名节为本。

这是标准的理学主张,不管童生们读没读过这本书,都能根据题目大谈“忠义、名节”,这是主旋律作文,没什么特别的难度。

而策题:问匡衡、刘向论甘延寿、陈汤功罪如何。

这又是一个经典的历史公案,汉元帝时,匈奴郅支单于威胁西域,陈汤与甘延寿矫制发兵,诛灭了郅支,朝中大臣匡衡认为甘延寿、陈汤矫制兴兵有罪,不能封赏;而刘向却认为甘、陈二人诛杀郅支单于有功,要重赏。

问匡、刘两人之论,孰是孰非,方原心中很快便有了想法。

于是乎这六道题框架已然全部搭好,就剩丰满骨肉而已。

此时方原总算睁开了眼,抬头望天,已日上三杆。

铺开考卷,方原不疾不徐研墨,腹稿已在脑中慢慢生成。

从开考到现在,足足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有些聪慧的童生,至少已做好了一篇文章,可方原考卷上还是一片空白。

坐在大堂的提学佥事张悦,闻听巡视的书吏禀告,登时皱起了眉头。

“难道方原终究是那沽名钓誉之徒?”

陪坐的知府张僖沉思片刻道:“学宪公不妨再等等,敢让你我另出考题,他也算是非常之人,怕是免不了行非常之事。”

张悦不再言语,端起一盏清茶,慢慢品下,龙井茶的回甘总是在苦涩之后。

午后,书吏又来回报:“方原已开始动笔,但他直接书写正文,并未拟草稿。”

“什么?”

张悦须发轻颤,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作文不经草拟一遍,便誊写上考卷,那他对文章架构的把控将何其精准,才能办到!

方原手中的狼毫,似乎与手腕连为了一体,一笔一划,勾点撇捺,行云流水。

他脑中的腹稿,顺着笔尖,文不加点,工工整整,跃然在纸上。

待墨迹吹干,第一篇文章已作完。

接着第二篇,第三篇、四、五篇,第六篇鱼贯而出!

等写完最后一个字,夕阳已落下,红彤彤的晚霞,还晕染在天幕一角,迟迟不肯褪去。

方原脑中一空,顿觉无尽的疲倦感袭来,强打起精神,交了考卷,熬过了放牌,刚踏出考场,方原的身形便一阵摇晃。

门外先一步放牌出场,正忧心忡忡等待的仰儒、周礼赶紧围过了来,扶住了方原。

“大饶你没事吧。”

方原挤出一抹笑容,顺带爆了句粗口:“总算考完了,劳资要睡他娘个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