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靜寧州志》

乾隆《靜寧州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靜寧州

(卷二“建置志·城池”,57)靜寧城,建於宋,元明因之。洪武初,减外城爲內城,周五里七十五步。景泰元年,(58)知州李華奉文築城,開西、南關二門。天順初,知州蓋仍築外垣,周六里五十步,更築東西月城,周七里八十六步。成化四年,知州靳善重築東南北郭城,環袤九里,東西達內城爲二門,復建樓於東西二門之上,各五楹。十一年,知州祝祥築外東關。嘉靖十四年,知州劉琉重修。十九年,知州李時中始開南門,修城樓並建四隅樓。萬曆四年,知州王冠增修,又廓西關。二十三年,知州潘汶愈增修北城樓。本朝順治十年,地震,雉堞傾頽,知州劉瑞重築,周五里一分,高三丈四尺,深一丈八尺。十七年夏六月,陰雨破壞,知州李民聖補築。康熙五十七年,地震,雉堞盡頽。雍正二年,知州李正發重修西門樓。乾隆七年,知州楊國瓚補葺東(59)門樓。凡州城內外大城門三,東曰迎春、西曰餞輝、南曰向離;西關門一,曰戢寧,南關門一,曰保障;東月城稍門一,東關南北便門二,東稍門一,南新城門一,西月城夾城門一,南關稍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