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计划出炉

李瀍并不知道自己难得的闭关创作了一次,外面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应,连李商隐这个心腹的巅峰作品都被逼出来了。

当然,即使他知道,也是乐见其成的,诗作嘛,当然是越多越好的,自己将李商隐拉入政坛,这段时间,除了联赛开幕时的应景诗作外,就没见他写什么诗了。久而久之下去,还不知诗坛会否失去花间派的一大主力诗人呢,那多可惜啊。自己中学时,可是颇为喜欢李商隐的诗呢。

而比起他胸中的壮志,区区李商隐的前途问题,那就不算个事儿了。

人还是那个人,前世的那些作品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只是语境发生了变化而已。那以后给李商隐的任务,是不是应该搞复杂一点呢?让他多点感怀,心绪复杂了,这诗作不就出来了么?李瀍坏心眼的想着。

总之,三天后,他的计划创作完成了,这次倒是不用交给编辑过目了,现在也没人能审他的大纲。

尽管他写这篇文章的思路用的是大纲的思路,但谁让他穿越了呢?最后这文章用的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思路写出来的,更像是篇备忘录。

文中将未来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篇,进阶篇,高级篇,大成篇几个阶段,主要的篇幅都集中在了进阶篇和后面的展望篇,但基础篇花费的笔墨也不少。

基础篇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农业,无论社会如何变革,农业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后世不在乎农业,无论中外,但华夏只是单纯的不重视农民福利,对种田的本事还是相当看重的,跑去非洲那种地方,用种田的本事,狠狠的收割了一波震惊的眼球,于是有了‘种花’国的雅号。

李瀍在后世不是研究农业的,但托福于后世短视频的泛滥,只要有心学,多少都能对农业技术懂一点,比如后世华夏西部大开发的手段,李瀍就通过短视频学了一些。当然,他学的只是皮毛,奠基一下或许可行,实际应用就是遥不可及的了。

比如西部大开发中推广的灌溉手段,那是一种名为‘根灌’的手段,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暂时听听就好,却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没有橡胶,不可能埋设入土,更难以精准定位,对作物加以精准灌溉。

但是,他可以提出概念,让大唐的农民去想办法。这种类似的理念,被他划归为一大类,李瀍准备在自己的书院里把概念普及出去,然后订下严密的专利法,等着日后看能不能有开花结果之时。

这头一两年的时间,他就准备将主要精力花费在农业身上。

体育和娱乐,暂时交给李商隐,当然,李商隐并不是文娱类的最佳人选,但他组建起来的诗人联盟组织,应该很快就能将真正的人选找出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没错,那位可是真正的青楼浪子,搞文娱不正好对口么?

等杜牧来报到之后,就可以让他这个最对口的去张罗文娱之事了,把李商隐给腾出来作自己的专职秘书。至于报社,就交给白居易接手好了,反正老白的年纪大,资历够高,用起来也挺方便的。

要单从名声上讲,自己手下的人才档次,也是相当高的。就是这帮人都是诗人,名声的确很大,政务能力没想象中那么好用就是了。

至于杜牧会不会来报到?李瀍觉得是没有疑虑的,晚唐这帮诗人都是挺现实的,踏实的走科举路线,然后在朝堂上厮混,是他们的常态,成就没多少,但名声是闯出来了。

就拿杜牧来说,这货现在应该已经在朝堂上了,只是不确定到底在哪儿。他少年成名,二十岁的时候凭借一首《阿房宫赋》成名,被保举为进士,便已经入了朝堂,后续的经历,李瀍无法确定,毕竟他对晚唐史不是很熟,晚唐、晚明,都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详细阅读的历史,在这方面,李瀍还是很尊重医嘱的。

在杜牧这边,李瀍只能做出大概的推断,这货这几年八成是去了扬州,就是十年一觉薄幸名的时段。幸运的是,他避过了甘露之变的风波,不幸的是,自己一时找不到他了。总不能下道圣旨,指名道姓的找人吧?

那不是啥好事,皇帝的特别重视,会让人觉得不寻常,然后拿着放大镜观察这位被重视的。然后加以效仿或攻击,有李商隐一个就够了,没必要再拉上个杜牧。

李商隐本就是个纠结的性子,让他纠结纠结,有利于恢复前世历史上那些佳作,免得因为被拉入政坛而埋没了,杜牧就没必要经历这些了。

李瀍对文娱类还有一些设想,他准备搞个新项目出来,那就是足球,不是这时代已有的蹴鞠,而是高对抗性的后世足球。已有的蹴鞠是两边各站一边,更像是后世的踢毽子比赛,不能说没观赏性,但肯定没有后世足球那种让人腺上激素暴涨的效果。

把这东西弄出来,一方面可以分散太监们对棒球项目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博彩业的兴旺,还能增加造星的速度。

李瀍后世不咋关注足球,但身边喜欢这玩意的人还是挺多的,华夏足球都烂到泥里去了,还有辣么多球迷不离不弃,可见这项运动的魅力有多大。他穿越到这个时代了,不提振兴华夏足球了,那太虚妄,可拿来做混淆视听之用,还是挺不错的,何况,这玩意能赚钱呢?

至于晚唐开始的足球联赛,能不能给后世打个好底子,那就不是他能关心得到的了。

“陛下,您可算出来了,吓死微臣了,您下次要闭关,好歹提前说一声呐,也让臣有个准备。”

“安啦安啦,你这么紧张干嘛,朕就是发现先前有些疏漏的地方,稍微做些修补而已。义山,你急匆匆的赶来做什么?”

“陛下,您吩咐臣留意的杜牧之来京城了。”

“哦,请他过来见见。”李瀍赶忙吩咐道,这真是想杜牧,杜牧到,来的真是及时。

“臣,杜牧之,参见陛下。”杜牧觐见,果然生的风流倜傥,不愧是和柳永并称的两大浪子之一。

“牧之无需多礼,起来吧,朕听闻牧之‘十年一觉薄幸名’之名久矣,不知牧之愿否为我执掌体娱之事?嗯,体娱就是体育并娱乐。”

“臣……”杜牧有点懵逼,他实在有点不适应这位新皇的风格,一般皇帝用人,不得来回绕上几个圈子的么?这位怎么开口就说正事啊?而且,管这事的正主就是举荐自己的李义山,自己夺恩人的职位,传出去不好听吧?

“牧之不必多想,义山朕另有任用,不算你夺了他的位置,朕也是知人而用啊。”李瀍连忙安杜牧的心,顺便给了一脸懵的李商隐一个安心的眼神。

“臣遵旨。”杜牧去寻李商隐,就是去提建议的,没想到李商隐听他报名,就将他拉来宫里了。

“嗯,朕有个想法,准备再开个项目……”李瀍立马将足球的构想说了出来。

“妙啊,那棒球虽也有趣,但肯定没有蹴鞠这种真刀真枪的来得过瘾,一定能引发风潮的。”杜牧拍案叫绝。

“很好,就是这股风潮,牧之可有把握将其引发出来?有你就去试试吧。”李瀍也明白,杜牧这是上道了,这还是个潜在的球迷呢。

“臣誓必完成陛下嘱托,不敢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