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构建逆生,剑仙登门

蒙蒙雨幕洗涤着大竹峰。

小院屋前,

如篦的雨滴在屋檐瓦当上摔成碎玉,再凌乱的砸落阶前。

有些则恰好溅入唇边,用舌尖一尝,甜丝丝的。

左若童走出檐下,来到院中,摆出了站桩的姿势。

双手下垂合握,眼帘垂下。

尽管顶着雨水浇头,脸上依然恬淡舒宁。

————复凝气穴,以神冲之,而吾心一点之仁,阴阳与垢,由是上而进之,则形骸不囿,身同天地矣……

字字微言大义,如洪钟般在他脑海中响彻。

那份知悉熟稔,早已融入血脉灵魂,哪怕跨越了时空,也不能淡忘分毫。

正是《逆生三重》的心决。

随着心决运转,清晰可见,在他眉心,胸口,小腹三处,各铸起一朵白色气旋。

正是人体三宝。

上丹之神,中丹之炁,下丹之精,三宝融合归一,掺以活泼纯澈的先天一炁,最后结成一枚灵性种子。

将此灵种搬运,通督过任,沿十二重楼节节向上,直至升入眉心祖窍,最后在升阳府中安了家。

此时,脑中好像凭空多了一重感官。

生出无数敏锐触角,浸透了全身的肌肤皮肉。

左若童睁开眼,瞳孔中好似燃烧着两团白炽的火苗。

一股无形的气场自他周身升起,将瓢泼的雨水足足向外迫开一尺。

再看他人,俨然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白炽而清冽的火焰,在他的衣角、发梢、肩畔跳跃燃烧着,时而升腾隐没,好似精灵。

至此,算是成功构建出了第一重的逆生状态。

整个过程很快,不过半炷香的功夫。

期间毫无阻滞,可谓顺畅之极。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前期准备了这么久,再加上一世经验,重走来时路,自然水到渠成。

他是故意不求速成,否则以他的经验底蕴,构建逆生早不用等到今日。

可一味粗糙求快,那是修行大忌,是蠢人才会犯的低级错误。

要说左若童和一个初级的修道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心性认知上的差距。

作为过来人,他再清楚不过了。

修行一道,贵在脚踏实地,夯实根基。

慢就是快。

攥起手掌,

身体充斥着令他怀念的感觉,左若童眸光澄澈,波澜不起。

抬手一引,前方雨幕纷纷汇成涡流,攒聚成一团三尺水球。

他屈指一弹,水球复又炸开,散作细小如微尘的氤氲水雾。

劲力掌控之精微,堪称妙绝巅毫。

这也算是前世艺业的一种延续。

“金莲虽种,苦海难期……”

不知为何,他倏而叹了口气。

逆生一重,可炁化皮肉,自此不惧寻常外伤。

除此之外,

身贯无穷之力,抬手间劈波斩浪,可生撕熊虎。

仅是第一重的逆生,已将他的修为提升太多。

相比之下,体内两门佛道功法所带来的增益,倒显得薄弱了。

均衡之道,在于一碗水端平。

“也该换换功课了。”

正值雨散云收。

左若童忽有所感,抬头看去。

只见东南方向,两道剑芒搅动着云霓气象。

似流星划过半边天幕,临近大竹峰时陡然拐了个弯降下。

好巧不巧,正落在守静堂前。

————————

堂中,田不易夫妇端坐。

身旁立着爱女田灵儿,以及宋大仁、何大智两名弟子。

再看廊下,立着两个白衣男子,一青一少。

皆是剑眉星目,丰神俊朗。

其中少年人个头稍矮,背后绑着一柄连鞘宝剑。

二人恭恭敬敬的向田不易夫妇拱手拜见:

“弟子齐昊。”

“弟子林惊羽。”

“拜见田师叔,苏师叔。”

田不易显然认得那个青年,一如往常的不冷不热:

“这不是龙首峰的齐昊师侄么,怎么不在山上伺候苍松师兄,却来我大竹峰了?”

那齐昊摆出得体的微笑,朝夫妇二人深深拱手:

“弟子与师弟二人受恩师和掌教道玄师伯指派,前来向两位师叔禀告此次七脉会武的改动事宜。”

“哦?”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都有意外。

七脉会武六十年一届,至今办了快二十届,从未有过临期改规矩一说。

先按下疑惑,苏茹一双柔和美眸上下打量着齐昊:

“我没记错的话,上次会武齐师侄仅差一步就可夺魁,想必此次会武,也是势在必得吧?”

那齐昊眼神一动,显然听出了弦外音,笑着回道:

“回苏师叔的话:弟子实不成器,奈何家师不弃,有意栽培,遂让我此次厚颜再上一届。我也不求怎样,只求不辜负他老人家的苦心就好。”

“哼。”

田不易不合时宜的递上一声轻哼。

齐昊身旁的那个自称林惊羽的少年,脸色便跟着抖了一下。

齐昊却不在意,仍是笑容满面:

“会武改动事宜,请容弟子稍后禀告,在这却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师叔成全。”

“何事?”

齐昊指向一旁的少年:

“我这师弟与师叔座下一位弟子同是草庙村的遗孤,乃是同命相连的玩伴,此番还请师叔许可,让他二人相见一叙。”

闻言,田不易夫妇的眼睛都聚在那少年身上。

“这是三年前,和小凡一同入门的那个孩子?”

好气象,好修为!

夫妇二人都是眼力超群之辈,一眼就看出了不凡。

何况这二人都是御剑来的,也就是说,这个林惊羽至少也是玉清四层驱物的修为。

同样都是人,可再一对比自家那个……

田不易脸色眼瞅着黑了下来,冷着脸摆了摆手:

“自去找吧。”

林惊羽大喜,一拱手就跑出堂外。

自从三年前草庙村灭门之后,

他和张小凡这两个苦命遗孤,一人入了龙首峰,一人入了大竹峰。

三年来,互不知近况,也无书信往来。

对林惊羽来说,天地之间,也就只剩下这么一个抱团取暖的兄弟了。

三年不见,惦念之心愈烈。

如今他修行有成,得以跟随师兄下山办差,一想到就要见到兄弟,心中就喜不自胜。

此番除了狠狠叙旧一场外,心里还有股冲动。

想和好兄弟比个高下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