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儿童眼部A/B型超声检查
【概述】
眼科超声检查是一项成本效益高、应用极为广泛的附加诊断手段。特别是A/B型眼部超声,这两种方式常用于检测各种眼底异常。
A型超声能生成一维影像,并在组织识别上具有较高的精准度,是诊断眼内肿瘤和眼眶问题的有力工具。借助其高轴向分辨率,能够测量前房的深度、晶状体的厚度、玻璃体腔的长度以及整个眼轴的长度。这些数据不仅能用于生物结构的测量,还能自动转换为人工晶状体所需的准确度数。A型超声也用于角膜厚度的测量,其精度可达到5μm,通常用于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评估,也适用于角膜厚度与眼压的相关分析。
B型超声则通过光点来表示回声,这些光点在屏幕上组成二维图像。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的强度:回声越强,光点越亮。当屈光间质不透明时,B型超声探测是了解眼内情况的方法之一,可检查白瞳症、屈光间质不清、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眼底隆起物、眼球萎缩、原因不明的视力减退和高眼压、可疑眼内寄生虫和后巩膜炎、术后浅前房、玻璃体混浊或积血;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球突出,如肿瘤、炎症、血管病及假性眼球突出;可疑眼球筋膜炎、原因不明的视力减退及眼球运动障碍;泪囊区、眼睑和眶缘肿物及眼肌和视神经的测量;眼球穿通伤及后部破裂伤、异物定性和磁性试验、可疑眶内血肿或气肿;可疑炎症、肿瘤、囊肿、血管畸形等。
针对儿童患者,由于他们通常难以很好地配合检查,特别是4岁以下的幼儿,建议在使用镇静剂后进行超声检查。这样做能提高成像质量,并降低检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伤害风险。
【设备和原理】
尽管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眼科A/B超声检测设备,其基础工作原理实际上相当一致。超声波,一种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的高频声波,已在医学界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生物效应为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医学超声检查中,纵波是最常见的波形,其特点是介质内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声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这种超声检查利用声波在不同组织内的反射原理,捕捉病变的形态、结构和尺寸。因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产生不同程度的声能反射、吸收和透射,因此,不同的信号会被记录并在超声设备上转化为可解读的图像。目前最新的眼部全频超声平台支持多达7种不同功能的超声探头,实现了一机多用的优势。这包括标准化A超,用于生物测量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度数计算,以及B超(10MHz、20MHz)、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25MHz和50MHz)。
【检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
成人患者检查前应询问有无全身其他系统疾病,评估检查耐受性。
对不能配合检查的小儿患者,常在检查前应用镇静剂,待患儿熟睡后行A/B超检查。检查时应备齐抢救用具,在至少一名医生与护士的监护下进行。
2.操作规范
B型超声检查时,患者取舒适卧位,双眼轻闭,在眼睑皮肤面涂上耦合剂,将探头置于眼睑表面,使声束垂直于被检测界面。选择不同的切线方向进行图片采集,并准确记录钟点位置。先检查眼球正面,当看到眼球壁后视神经的V形阴影时,做经过黄斑部的水平和垂直扫描;然后嘱患者转动眼球或者检查者转动探头,依次从眼球上方、鼻上、鼻侧、鼻下、下方、颞下、颞侧、颞上完成9个方位的全面扫查。关注病变位置、形状、大小、内部及边界回声、活动度、透声性、有无声衰减、有无压缩性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A型超声检查时,患者取舒适卧位,双眼应用局麻药物麻醉角膜。探头预先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洗后晾干。探头直接、平滑地放置于角膜中心,待系统自动记录数据完成后拿开,注意操作不要刮伤角膜。检查完毕后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3.检查后宣教和注意事项
A超检查后嘱患者半小时内不要揉眼,防止在麻醉药物作用下损伤角膜。
【常见儿童的A超报告示例】
1.正常不同年龄段A超检查眼轴长度值
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5mm,出生后3月龄时约为19mm,9月龄时约为20mm;在3岁之内增长较快,共约增长5mm。3~15岁一般增长较为缓慢。
眼轴长度6岁时约为22.46mm,随后每年平均以0.09mm的速度增长,7~8岁时增长幅度最为明显(0.22mm),15岁时约为23.39mm。6岁时眼轴长度的参考区间为20.93~23.98mm,其跨度超3mm;15岁时眼轴长度的参考区间为22.10~24.68mm,跨度为2.58mm(表1-5-1)。
表1-5-1 6~15岁学龄儿童眼轴长度的参考区间

2.常见儿童A超异常报告(图1-5-1)

图1-5-1 儿童眼部A超异常报告
A.男童,4岁,左眼眼轴< 20mm,诊断左眼真性小眼球;B.男童,5岁,双眼眼轴> 26mm,诊断双眼高度近视。
【常见儿童眼底病B超图像】
(图1-5-2)

图1-5-2 不同眼底病B型超声影像
A.B超示视盘前与视盘相连条形光带,诊断视网膜脱离;B.B超示与视盘相连上侧粗光带,为脉络膜脱离(红色箭头示),下侧略细光带,为视网膜脱离(黄色箭头示),诊断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C.B超示玻璃体腔内局部高回声(红色箭头示),条索状细光带,诊断为玻璃体混浊伴增殖;D.B超示视盘前凹陷暗区,诊断牵牛花综合征;E.B超示视盘与晶状体相连条形回声,诊断永存原始玻璃体动脉;F.B超示左眼玻璃体腔内球壁前实性光团,边界尚清,内见强光斑,后方声影,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中华眼科杂志,2022,58(02):96-102.
[2]LAHHAM S,SHNITER I,THOMPSON M,et al. Point-of-care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retinal detachment,vitreous hemorrhage,and vitreous detach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AMA Network Open,2019,2(4):e192162.
[3]SILVERA V M,GUERIN J B,BRINJIKJI W,et al. Retinoblastoma:What the neuroradiologist needs to know. AJNR Am J Neuroradiol,2021,42(4):6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