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天宇这番话,尤其是“兼顾苏联同志部分需求”,几位苏联飞行员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瓦西里笑得前仰后合。
“这位华夏同志,你真风趣!为我们设计教练机?
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已经装备了乌米格-15教练机吗?
这款机型完全能满足我们的训练需求。
我们可不需要什么‘新式’的教练机,尤其是一款……恕我直言,由经验不足的团队设计的飞机。”
伊万少校也摇头失笑,眼神中充满了怜悯:
“年轻人,热情可嘉,但航空工业不是靠热情就能成功的。
你们还是先学会走路,再考虑跑步吧。”
面对苏联飞行员们毫不掩饰的嘲讽和轻蔑,陈天宇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恼怒或沮丧。
他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仿佛那些刺耳的笑声只是微不足道的背景音。
他耐心地继续追问:
“那么,撇开是否需要新机型不谈。
作为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如果让你们设想一款理想的喷气式教练机,它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比如,你们对飞行品质、座舱视野、维护便捷性、乃至训练科目的兼容性,有哪些具体的期望?”
他的沉稳和执着,让原本喧闹的笑声渐渐平息下来。
一些飞行员面面相觑,似乎对这个东方工程师的韧劲感到有些意外。
在他们看来,被如此奚落,对方早该羞愧离去了。
在陈天宇的引导下,虽然仍带着几分敷衍,但飞行员们还是断断续续地谈了些对教练机的使用心得和期望。
陈天宇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不时提出精准的技术问题,让原本有些轻视他的飞行员也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
陆小鹏在一旁,默默观察着陈天宇。
他发现,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工程师,可不仅仅拥有资金和技术。
其沉稳的心态和深厚的技术素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让他心中暗自钦佩。
……
与此同时,在北都,段局长关于XT-88教练机项目寻求国际合作的方案,也在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热烈的讨论。
“用陈天宇带回来的技术资料作为合作基础,吸引友好国家共同投资研发?”
一位领导沉吟道,“这倒是个新思路。”
另一位领导点头附和:
“当前国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支援前线和恢复国民经济上,航空工业想在短期内获得大规模投入,确实困难。
陈天宇同志的技术资料,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成果,放上几年,可能就落后于时代了。
时间不等人啊!”
段局长适时进言:
“领导们说的是。
这纯粹是拿别人家的鸡,来孵咱们自己家的蛋!
成了,我们不花一分钱,就能拥有一款先进的喷气式教练机,还能培养我们自己的设计和技术队伍;
就算不完全成功,也能通过合作,学习到对方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这买卖,怎么算都稳赚不亏!”
他还补充了一个关键点:
“再者,即便我们自己研发高级喷气式教练机,发动机这一核心部件,短期内也必须依赖从国外引进。
现在寻求国际合作,直接将发动机的供应问题纳入合作框架,反而省去了不少周折。”
经过几番权衡利弊,大领导们最终拍板:
这个事情,可以干!不仅要干,还要尽快干出名堂来!
就在段局长为获得高层首肯而振奋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来电的是苏联驻华大使馆的一位负责军事技术合作的官员,此人之前一直负责向华夏移交米格-9战斗机及相关事宜。
电话那头的苏联官员语气热情洋溢:
“段局长同志,我有一个好消息要通知贵方。
斯大林同志亲自下令,考虑到华夏同志们在前线的英勇表现和两国牢不可破的友谊,原计划提供的米格-9战斗机,将由性能更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替代!
至于已经移交给贵方的米格-9,则作为我们苏维埃国家对华夏人民的无偿赠礼!”
“米格-15?!”
段局长闻言大喜过望,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米格-15的性能远超米格-9,对于急需先进战机的前线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段局长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之后,这位苏联官员话锋一转,貌似随意地问道:
“对了,段同志,我们注意到,贵方来我国考察,打算采购不少航空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清单上的指向性很明确,似乎并非用于常规的生产线升级。
能否告知,贵局是否在筹备什么新的重大项目?”
段局长心中一动。
之前采购设备时,为了保密,他们对苏方一直讳莫如深。
但现在,高层已经批准了教练机的国际合作方案,苏联正是首选的合作对象。
此刻对方主动问起,倒是个顺水推舟的好机会。
他略作沉吟,便坦诚相告:
“不瞒您说,格里申同志。
我们确实在规划一个新项目——一款新型喷气式教练攻击机。
这些设备,正是为这个项目的前期技术验证和准备工作采购的。”
“喷气式教练攻击机?”
格里申同志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
“由华夏方面自行研发?
恕我直言,段局长,这……这似乎超出了贵国目前的技术能力范围。”
果然,还是不信任。
段局长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地说道:
“格里申同志,我们当然清楚自身的不足。
但我们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也为了展现合作的诚意和底气,段局长决定抛出重磅筹码:
“我们手上,掌握了一款技术相当成熟的喷气式教练机——XT-88的全部设计资料和部分试验数据。”
他随即邀请格里申前往航空工业局,并亲自播放了陈天宇带回来的8毫米胶片影像资料。
当格里申在晃动的黑白影像中,清晰地看到那架线条流畅、充满美式设计风格的XT-88教练机翱翔于蓝天后,他马上变得认真起来。
在看完所有测试的画面后,他脸上的表情早已从最初的漫不经心,逐渐变为惊愕,最后是难以置信的震撼。
“这……这是美国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