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以江山社稷为重

乾清宫,崇祯皇帝看着前来请安的大儿子,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梦中的一幕。

京师城破之时,他给三个儿子换上便装,送他们去皇亲勋贵家躲避,结果没想到,竟然被他们都献给了李贼。

好在李贼对他们都还行,没有苛待。但是,之后李贼败于建虏之手后,他们这三个孩子就失踪了。

自己根据历史记载查阅,有可能在京师发生的太子案中的太子是真的,换句话说,自己这个大儿子最终被建虏所杀。

想到这,崇祯皇帝便越加慈爱起来,都是自己无能,才让老婆孩子跟着没命了。

儿子这个年龄,换在后世,应该是在读小学五年级。天真无忧,和同学一起读书散学……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朱慈烺对他说道:“父皇,儿臣在坤宁宫看到母后在凶嘉定伯,母后还不让儿臣问。但是儿臣看着嘉定伯很可怜,要不,父皇您过去劝劝母后吧,嘉定伯是儿臣亲姥爷!”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思绪回到现实,目光聚焦在儿子略微有点担心的脸上。

皇后在凶她爹,他都不用猜,基本可以肯定是因为什么事情。

说真得,崇祯皇帝此时听到这个消息,是多了一分欣慰,欣慰于皇后知道她到底该站哪边!

儿子想替他姥爷求情,这份孝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的道理,也还是要和他说说的。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看向儿子问道:“你说,是帮理不帮亲呢,还是帮亲不帮理?”

“父皇的意思,是嘉定伯犯错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心中暗赞,儿子确实聪明!

随后,他严肃了脸,看着儿子说道:“你是太子,要记住,祖宗传下的基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守住了。就算是亲情,如若会妨碍江山社稷的,你一定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些亲戚啊,就是趴在祖宗基业上吸血的臭虫,该处理的时候,不要心软,懂么?”

看到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眼神中有些震惊,他便又说道:“父皇知道,这时候和你说这些,其实是早了点。但是,现实很残酷,亲戚好,自然是要善待的。但是,要是亲戚之所为,损及江山社稷时,该出手也要出手。这是你将来的责任!”

“父皇,嘉定伯犯了什么错?”

梦中的事情,崇祯皇帝不想和儿子说,要是儿子知道,在危急时候,他的亲姥爷会推他出门,弃他不顾的话,实在是太打击他了。

沉吟片刻,他正要说什么时,忽然看到曹化淳带着一些人,匆匆而来,在殿门口等候。

崇祯皇帝一见便知道,估计是有重要的情况,有可能是宫里九莲菩萨的谣言排查有了结果了。

于是,他便立刻对儿子说道:”你且回去,好好用心读书,其他事情,都有父皇。”

朱慈烺知道父皇有事,便乖巧地答应一声,也没再给他亲姥爷求情,就回东宫去了。

等太子一走,曹化淳匆匆入内,见礼之后禀告道:“皇爷,九莲菩萨谣言排查结果,最初是从坤宁宫传出来的。”

这时候,皇帝身边的宫女内侍,全都是他挑选过的,因此没有让他们出去,就直接禀告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一愣。回过神来之后,顿时表情非常严肃,确认道:“坤宁宫?”

这个事情实在太大了,谋害皇子的凶手,如果是在坤宁宫的话,皇后可能脱不了干系。

因此,曹化淳不敢简单回答,而是把相关人召了进去,让他们给皇帝再禀告一遍。

他既然过来禀告,自然是再三确认过没有弄错。

崇祯皇帝这边听完了禀告,一张脸顿时阴沉地可怕,就好像是一头猛虎,准备择人而嘶了。

曹化淳有些犹豫,不过最后他还是咬咬牙,对崇祯皇帝奏道:“皇爷,奴婢再派人去一趟坤宁宫,看看这谣言最初的源头是哪?说不定,最初源头也可能不是坤宁宫!”

崇祯皇帝看向他,眼神有些阴沉,正要说什么时,就听殿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一群人过来了。

脚步声在殿外停住,然后就听到周皇后的声音传了过来。

这是说曹操,曹操到了。

崇祯皇帝没说话,只是抬头看去,就见周皇后的前面,还有一人也入殿来,就好像,是被周皇后驱赶着一般进殿。

崇祯皇帝看去,自然认得那人,正是他非常不耻的丈人周奎。

见此场景,他不由得一愣,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联想到儿子刚还说过,周皇后在凶周奎,他便按下了心中的愤怒,情绪恢复了一些,只是看着他们进殿不说话。

“跪下!”

就听周皇后训斥了一句周奎之后,自己依旧按礼给崇祯皇帝见礼,然后才开口禀告道:“陛下,臣妾在坤宁宫排查九莲菩萨谣言得知,是嘉定伯在坤宁宫和那些宫女内侍嚼舌头传开的。”

她的声音很冰冷,似乎没有了一丝人味。

随即,她也跪下,又道:“臣妾有失察之罪,甘愿受罚!”

边上跪着的周奎很是惶恐,他看看女儿,又抬头看看皇帝,感觉有一股杀人的气势弥漫在殿中。

他怕了,连忙磕头说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老臣以后再也不在皇宫里嚼舌头了!再也不敢了!”

崇祯皇帝盯着他们看了一会,然后离开位置,慢慢走到他们两人的面前站定。

他正要说什么时,曹化淳忽然看到了什么,便向崇祯皇帝禀告道:“皇爷,奴婢去下殿门口。”

崇祯皇帝知道,他肯定是有事情,因此,便点点头让他去了。

就见曹化淳在门口只是转了下就回来了,然后凑到皇帝的耳朵边,低声禀告道:“皇爷,皇后娘娘今日一早便召嘉定伯入宫,逼嘉定伯捐银。嘉定伯答应的捐银太少,皇后便要让厂卫去查嘉定伯家财,以此为由向嘉定伯逼捐银子八万两。而后得知坤宁宫排查结果,便带嘉定伯过来了。”

很显然,坤宁宫有曹化淳的人,把坤宁宫那边的情况禀告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