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说新语》的价值

六朝志人小说名著《世说新语》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文化经典,它虽然是由1130条“丛残小语”构成的一部“尺寸短书”,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我们从中既可以了解汉末以迄魏晋这几百年来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的发展概况,又可以领略中国士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士文化以及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古今文人墨客大多酷嗜《世说新语》,对这部书评价很高,故而留下了种种脍炙人口的“美誉”。比如,南宋学者高似孙说:

宋临川王义庆采撷汉晋以来佳事佳话,为《世说新语》,极为精绝,而犹未为奇也。梁刘孝标注此书,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1]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也说:“刘义庆《世说》一书,诚古今绝唱,所谓三叹有遗音者。”又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2]明代“后七子”的领袖王世贞甚至认为,在古代琐言类的小说中,《世说新语》可以排在“第一”:“有以一言一事为记者,如刘知几所称琐言,当以刘义庆《世说新语》第一。”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更是把《世说新语》的研究称作“世说学”。

近代以来,《世说新语》更是大受欢迎。如鲁迅说它是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冯友兰说它是“中国人的风流宝鉴”;傅雷则不仅谓之“枕中秘宝”,还充满感情地说:“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20世纪30年代世界书局出版《诸子集成》(共八册),收录了先秦至南朝的重要子书凡二十八种,《世说新语》也赫然在列。这套丛书的卷首是这样评价《世说新语》的:“此书为古今唯一小说名著,唐以前小说,以此为代表。”这里的“古今唯一小说名著”,与胡应麟的“古今绝唱”、王世贞的“琐言第一”遥相呼应,足见《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地位之隆,名价之高。

我认为,《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人之书”。这部经典所呈现出的“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实在具有人类学的价值和心灵史的意义,其所凝聚的,正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现象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世说新语》不仅是一部中国人的“智慧之书、性情之书、趣味之书”,还是一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伟大的“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