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试婚

和大人今天回府稍微晚了点,甚至没赶上吃早饭(午饭),应该是与朝中同僚一起在外面应酬了。

下午申时(15点到17点),和大人才回到和府,随他回来的,还有另一顶小轿子。

这顶小轿子很神秘,一直没掀开帘子,一路送到了丰绅殷德所住的和府东路。

从地图上看,和府分成了三路:西路是和大人自己住的;中路多是祭祀使用;东路则是丰绅殷德和未来的十公主住的。

这也能说明咱和中堂不一般的地位,——很多公主下嫁,都是皇宫内务府专门赏赐一个府邸,让驸马住进来。

但咱和中堂家太大了,用不着皇帝赏赐,公主就能住过来,还是独门独院。

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前提到的公主飞扬跋扈的可能。

吃晚饭时,和中堂草草看了看一眼刘全递上来的刚刚统计好的田赋账单,就让他退下了。兴致勃勃给丰绅殷德说起今天见乾隆的情况:

“皇上看到你那首词作,又是大加称赞,连号称大才子的纪晓岚也心服口服,哈哈!”

和珅的嘴角根本压不住。

丰绅殷德问:“纪大人怎么说?”

“纪晓岚说,你就算参加科举,也能中举!”

这句话在大清是很顶的夸赞之语。

丰绅殷德知道纪晓岚做过乡试主考官,笑道:“我还需要科考吗?”

“自然不需要!”和珅道,“咱们莫非还要和天下的读书人争名额?”

此话听起来相当自负,但也真的是事实。很多大清的王公勋贵并不想让子弟走科考这条路,有荫监之类的身份就够了,反正也是正途。

要是真参加科举,考好了吧,被人说;考不好,更被人说。

更何况和大人本人做了很多年会试主考官。

乡试是各省组织的,考中了叫做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

各省都有乡试主考官,但会试主考官只有一个。

反正咱和大人在各方各面,都要压纪晓岚一大头。

如果丰绅殷德过了乡试,又要考会试,你说和珅要不要避嫌?

避嫌就要辞去主考官一职,少很多进项;不避嫌就会被人说三道四。

不够麻烦的!

最近这届科举刚好又有刘墉的侄子参加,这可是个不好对付的硬骨头,让他挑着把柄,说不定真会参上几本。

即便不能动摇和大人的政治基础,也需要花很多精力摆平。

而且咱和大人虽然很贪,还真没怎么贪过科考的钱。

所以不如花点钱大力宣扬自己儿子的才学,单单这两天的诗词和三境界,就够和大人吹嘘上大半年。

吃过饭,和大人又神秘道:“德儿,愉贵妃亲自挑选了一位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丰绅殷德心跳猛地加速。

和大人道:“我今儿个在内务府见到了,顺便调查了一下,此女叫做苏若蓝,长相上等,出身汉军镶蓝旗。两年前刚刚选入宫,在愉贵妃的永和宫做事。”

和大人对自己儿子的事情非常上心。

丰绅殷德道:“难怪今天的餐食,有不少人参之类的补品。”

冯霁雯关心道:“德儿,你年轻,不要太过了。”

和大人和冯霁雯又说了不少话,但丰绅殷德心不在焉,都没有听进去。

没想到穿越时间这么短,就要尝上荤腥了。

煎熬着应付了将近一个时辰,丰绅殷德才假装若无其事地到了自己所住的延禧堂。

——延禧堂是和珅时期的名字,到了恭王府时期,被恭亲王奕䜣改成了多福轩,成了恭亲王奕䜣居住的主房。

丰绅殷德先在大厅装模作样喝了几口茶,端起一本《春秋》胡乱读了十几分钟。

然后才若无其事推开了卧室的门。

卧室是个暖阁,即便冬日里面也很暖和。

屋里的苏若蓝一直听着外面的动静,心里忐忑不已。脑子里想着教习嬷嬷教授的各种“技巧”,但越想心里越是忐忑。

此时看到丰绅殷德走了进来,连忙噗通跪下:“奴婢若蓝见过额驸爷。”

丰绅殷德缓缓俯身,一手抬起她的脸,白皙标致,是个美人。

毕竟是经历几轮选秀,以及愉贵妃严选之后的。

“起来吧。”丰绅殷德道。

然后坐在了床沿。

“我给额驸爷更衣。”

这些都是婢女常规要做的。

卸下衣装后,苏若蓝也解下了自己的。

丰绅殷德早就把持不住,一把将她推倒。

“啊~”

苏若蓝惊呼了一声。

额驸的呼吸变得沉重,麻利的动作中带着一丝令人兴奋的野蛮。

苏若蓝大脑变得一片空白,所有教习嬷嬷谆谆告诫的各种技巧全然忘记,慌乱地不知如何是好。

还好额驸的技巧出乎意料得好。

她并没有觉得奇怪,这种顶级世家公子,之前有过云雨之事也不奇怪。

她在额驸面前,反而才是个雏鸟。

吃痛的表情渐渐舒展开。

丰绅殷德则越来越激动,竟然是个极品。

一晚上折腾不已,不知多少次后,才告一段落。

苏若蓝满脸通红,捂着被子,小声道:“额驸爷,奴婢……奴婢可以走了吗?”

没有得到许可,她可不敢陪侍一夜。

“哪里都不要去了。”

丰绅殷德搂着软软的身子,呵呵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忍不住又是一通战斗。

丰绅殷德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准备穿衣。

苏若蓝来不及自己穿好,就先服侍丰绅殷德穿戴。

丰绅殷德看着若隐若现的轮廓,不禁感慨,做个纨绔子弟真是太爽了。

这姑娘实在不错,除了胸小一点,堪称完美。以后收做通房丫鬟,也是不错的。

——这事挺有必要。

丰绅殷德多少听闻过以前驸马爷们的遭遇。

他并不确定十公主的脾气,要是像其他驸马一样,自己可能一年都见不着公主几面。所以多几个侍妾,是很正常的操作。

而且在古代,妾的地位极低,基本只是个工具甚至玩物,正房根本不会把妾当回事。

另外,自古以来公主的生育情况就很差,很多公主没有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很多驸马也会纳几个妾。

历史上的丰绅殷德,除了十公主作为正妻,就有好几个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