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昏君?
- 攻伐诸天,从四大名著开始
- 梅菜不蒸
- 2106字
- 2025-05-28 08:00:16
祭坛上,祭天的诏书已经诵读完毕,是时候该进行下一步了。
可就在这万众瞩目的关键时刻,李墨却突然愣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动作。
时间一长,下面的人便站不住了。
这流程都是事先定好的,开国这件事更是讲究礼仪,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
李墨这里出了意外,瞬间就被人看了出来。
不过在这种场合,倒也没人敢交头接耳,只是互相以目示意还是免不了的。
而受到探寻目光最多的,便是立在群臣之首的四个人了。
文官队列最前是一个年轻人,或许也不算太年轻,但比起王子腾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晚辈了。
此人便是李墨起兵之初便跟随他的心腹,也是新朝治下的第一位首辅大臣,李岩。
另外还有两位则是立于武将队列前头的两人,一个是王子腾,另一个便是李墨手下的另一员大将,名叫左良玉。
最后一人则是一个中年人,面白无须,侍立在旁,不入朝臣之列。
很明显,此人是宫里的太监。
其人名叫李进忠,是在李墨称王前毛遂自荐来的。
据他自己说,他是自己割了自己,想入大顺皇宫当差却被踢了出来,辗转多处才投奔了李墨。
其本姓为魏,因为被李墨收下才改姓为李,以“忠”为名。
而在后世的历史上,此人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魏忠贤。
这四人就是最靠近李墨的人,如果说祭天仪式上有什么改变的话,新皇帝肯定会说与他们四人听的。
可在众臣的目光里,他们四人其实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李墨那里出什么事了。
当着众人的面,他们也没露出端倪,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着,暂时没有轻举妄动。
他们不动,可祭坛上负责主持仪式的前朝首辅陈吉待不住了。
本来以为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改朝换代后,谁会用他这个前朝的首辅呢?
可李墨主动找上门来和他商议登基之事,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但眼下要是出了岔子,别说重新入仕新朝了,阖府性命恐怕都难以保全。
没奈何,他也只能壮起胆子,小声提醒着李墨:“陛下?陛下?陛......”
“我听到了!”
李墨忽然开口,吓了陈吉一跳。
陈吉平复了下心情,继续提醒道:“陛下,下面该告祭上苍了。”
“嗯。”
李墨貌似平静的点头,眼下这个场合,也不是追究自己脑中声音的好时候。
况且,结合自己能看到他人忠诚度的金手指,李墨心中已经隐隐有所猜测。
向前迈步,透过面前的冕旒,李墨看到的世界是有些破碎的。
转身看向祭坛下的臣子,李墨的嘴角逐渐裂开,最后转化为一个灿烂的笑容。
“有意思,真有意思!”
本以为已经通关了,没想到才只是一个开始,李墨顿时来了兴致。
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步骤,李墨正式走完了所有的流程。
随后,他急匆匆的下了祭坛,一句话也不说,就在亲卫的簇拥下匆匆离开了。
李进忠一看,也赶紧带着自己的人跟上,留下朝臣们面面相觑。
“王公,陛下这是......”
有不少相熟的旧顺官员很自然的汇聚到王子腾身边,向他询问。
在前朝投降的旧臣中,也只有他的官做的最大。
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聚集在了他的身边。
可王子腾又能知道什么?随口敷衍了几句,也登上马车匆匆而去。
如今新朝初定,风云莫测,以王子腾的身份,还是少跟这些人厮混才是。
其余的朝臣议论一阵后,各自散去。
只是今天的事,怕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北京。
作为新皇帝,李墨出身不高,今天在祭天大典上的表现,肯定又会引来许多非议。
不过,这会儿的李墨怕是也顾不上这些了。
-----------------
祭天大典数日之后,新皇帝李墨除了日常理政之外,又接连下达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命令。
命令全天下收缴金、银、铜、铁、锡、铅,还有朱砂、丹汞、硫黄、戎盐等等等等......
反正分门别类,什么都有。
李墨下令要的东西,量级倒是不多,但所需的种类可是不少。
除了他直属的中情司在遍天下的收集外,外朝的臣子也没少奔波。
除此之外,李墨又很快规定了,朝会由前朝的每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
这就导致,新朝初立,但百官们却每隔五天才能见一次皇帝,其他时候政务虽说照常处理,但总也不见新皇帝的面。
时间一长,流言蜚语就渐渐在京中蔓延开来了。
元启元年,李墨正式登基半个月后。
乾朝新贵,襄平侯、枢政殿大学士、大都督府左都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王子腾正在家中闷坐。
没多久,下人前来回事:“老爷,表小姐到了。”
“让她进来!”王子腾略显烦躁的摆摆手。
很快,贾元春带着自己的婢女抱琴来到王子腾面前,随口吩咐抱琴在门口静候,贾元春迈步进了房中。
“舅舅。”
“嗯。”王子腾喉咙里挤出一个字来。
沉默了一会儿,他抬头看向自己这个外甥女:“宫内的关系已经打通了,回家和老太太还有你母亲好生说说,过几日我便送你入宫。”
听到王子腾这么说,前些天还默认了的贾元春有些坐不住了。
她左右看了看,小心谨慎的压低了嗓音:“舅舅,依新帝这般表现,还有必要如此吗?此人出身寒微,骤登高位之下便开始肆意享乐,哪里有半点开国之君的气象?”
“新朝初立,皇帝便沉迷炼丹之事,又不惜惊动天下搜刮民脂民膏,这分明是亡国之象!如今据说陕甘之地尚有宗室藩王抵抗,我家若与新帝接触过深,怕是以后......”
想起自己归家这些日子的见闻,贾元春就不愿答应入宫了。
一是好容易与家人团聚,她不想再过那种孤苦无依的生活。
二则是,回到贾府,看到那块“敕造荣国府”的牌子被人摘下,自家仆人被遣散大半。贾元春实在是很难不对李墨心生不满,乃至恨意。
到了新朝,没了祖上荣光,荣宁二府那些个无用的二世祖们怎么可能过的好?
纵然有王子腾的庇护,不至于论罪,但想要如之前那般混吃等死做个富贵闲人,那是想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