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三星堆在线阅读
会员

发现三星堆

段渝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13.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3-29 09:50:43 最新章节:六、成都:丝绸之路枢纽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该书是一部科学、系统反映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三星堆文化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读物。全书四色印制,彩图600余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内涵。全书从三星堆:文明的重现、神权政体与文明、神权政体的运作系统、古蜀文明与夏商文明和长江中游文明、古蜀文明与欧亚古文明、南方丝绸之路:古代中印交通与中国丝绸西传等方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贸易等经济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对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文明以至西亚古代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具有普及性的特点,以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并对笼罩着三星堆文明的诸种未解之谜一一给予了妙趣横生的科学解释。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甲骨文字形演变研究》是在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甲骨文字形演变规律的文字学著作。本书在甲骨文中选取了104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字例,穷尽收集了每个字的各种形体,以类型学的方法归纳类型,用列表的方式展示出各种类型在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各组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各类形体作出详细的说明和疏证,从而勾勒出每个字形的演变规律和演变谱系。以此为基础,全面考察甲骨文字形,总结归纳出甲骨文字形演变的“简化”
    郭仕超历史24.8万字
  • 会员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城市,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的城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与北京历史相关的、精美的文物,本书正是对这些文物中的精粹进行解读。书中分别对36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和介绍。这些文物,就时间而言,年代从商至民国时期,就文物门类而言,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石刻碑帖等。这些文物大多与北京相关,或出土于北京,
    首都博物馆编历史26.6万字
  • 会员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从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石窟,后来又经历了近千年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最终形成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中有无穷的奥秘,自1900年人们发现藏经洞,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宝库蜚声海内外,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索。穿越千年,莫高窟中留下了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数千身精美的彩塑,还有内容丰富的经卷文书……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
    敦煌研究院编 王慧慧著历史1.4万字
  • 会员
    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郭雪妮历史33.3万字
  • 会员
    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的圣地,殷墟考古九十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陶质类文物,可分为普通陶器(或称粗泥陶)、白陶、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等类。通过对包括陶质类文物在内的殷墟文化遗存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了晚商文化的分期体系,可与《殷本纪》记载的、经殷墟卜辞中王谱订正的商王世系大致对应。以研究殷墟文化的内部构成以及形成、变化为基础,可进一步探讨商文化、商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群的互动等
    牛世山 岳洪彬 岳占伟主编历史7.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面向专业研究者与大众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旨在回顾、总结甲骨文发现120年来有关甲骨文基本知识、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和殷墟及周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以及几代学人的研究探索、继承弘扬、开拓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作者历数甲骨学在政府的支持下,甲骨文研究成果逐渐普及化、大众化,甲骨实物与甲骨书法逐渐走进人民大众,进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甲骨学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开始了政府推动下的甲
    王宇信 (韩)具隆会历史38.3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
    刘庆柱主编历史25万字
  • 会员
    敦煌遗书指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为主体,在敦煌全境出土的古代文献。作为敦煌遗书的重要部分,敦煌叙事文献讲释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载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学和社会文化。20世纪以来,敦煌叙事文献在西方文化语境中逐渐被译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本书基于活动理论框架,采用描写翻译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敦煌叙事文献英译活动的产品、过程与功能,重构了制约该活动的翻译规范,提出了叙事文献翻译活动的
    桑仲刚历史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杜甫生前流寓所经及卒葬地为线索,以流传后世的故居、祠、墓、亭台楼阁等杜甫遗迹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杜诗学、文献学、沿革地理学等方法,深入考辨了西安、鄠县、鄜州、延安、秦州、成州、栗亭、成都、梓州、阆州、夔州、偃师、巩县、耒阳、平江等十五地杜甫遗迹的创建源流、历史变迁及文化价值。全书章节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描摹了有唐至今杜甫遗迹宏阔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杜甫千载以来历久弥新的社会
    王超历史2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