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采岗

现所处位置:位于拉萨市大清真寺北面。

汉语拼音:qia cai gang

藏语拉丁转写:phyag vtshal sgang

名为恰采岗的居民大院

藏语词义:“恰采岗”藏语音译,“恰采”在藏语中意为叩拜,“岗”为坡的意思。

地名由来:佛教信徒们转经到了这里朝西观望的时候,可以见到圣宫布达拉宫。站在这里向布达拉宫行礼祈祷、叩拜后继续走在转经路上,这一带的街名就叫“恰采岗”

历史沿革:“恰采岗”因位于拉萨大清真寺旁边,旧时有少量回族的住房。值得一提的是,国民政府时期最早建立的“国立拉萨小学”开办于此。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决定在拉萨设立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并由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直接管理的国立拉萨小学。“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府派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入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同时与西藏噶厦政府协商,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交通部拉萨无线电台、中央气象测候局拉萨气象测候所、国立拉萨小学。……西藏噶厦政府虽同意国民政府在拉萨办小学,但对于校址、校舍则不予协助解决。驻藏办事处的参议蒋致余多次与噶厦磋商,都被对方以种种借口推托,或口头承诺而无实际行动,以致延误了三年之久,后来办事处与噶厦政府的翻译官马和堂商议,暂时借用他的三间房舍作为课堂。于1938年夏末,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勉强招生开学”[6]。这所临时小学的校址就在“恰采岗”,有五六十名学生,主要教授汉文和回文。1939年因房屋过于窄小,无法容纳较多的学生而将校址迁移到驻藏办事处二楼[7]。如今的“恰采岗”已成为拉萨居民小区,成立有恰采岗居委会,隶属于城关区吉日社区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