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语

正如丹尼尔·贝尔(1976:51)所说:“社会学家始终要设法当预言家——要是不当预言家,也是观察家。”社会风险环境的变化,无论对社会政策理论还是相关政策实践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研究者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遭遇了新的社会环境,呈现新的发展特点。我们应采用历史的视野把社会政策面临的这些新问题放到社会转型不同阶段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而本文仅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本文从价值理念、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探讨了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政策调整的方向。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社会变迁和风险结构变化是社会政策调整的基本动力;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是基础,决定了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未来方向;政策内容是核心,决定了我国社会政策在后工业社会下的基本结构;政策工具是途径,决定了我国社会政策在新时期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当然,这个调整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继续深化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总之,社会政策自构建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顺应时代和公众福利需求变化而对社会政策进行调整,是保持一个社会整体和谐的基本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则是保持对福利需求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