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代肿瘤名论名方名案
- 柴可群主编
- 650字
- 2022-04-24 11:10:39
小结
从名方中不难发现,早在《金匮要略》就有对肿瘤的认识和鳖甲煎丸、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三首丸方的治疗应用,主要针对肿瘤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痰瘀毒结等纷繁复杂的病机起作用。三方以攻逐占比例大,但仲景在祛邪为主的同时多兼顾扶正,如鳖甲煎丸中的人参、阿胶、芍药等,桂枝茯苓丸中配以茯苓、芍药。而这些药物在方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扶正,亦有协同祛邪的作用,仲景治积聚、癥瘕多用丸药,且丸药做成梧子大,或兔屎大,每天持续分吞,此乃缓图法,以免损伤正气。
陈士铎是清代名医,其在辨证论治方面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上多有卓见。其在《辨证录》中对癥瘕重点探讨病因病机,总结了肝郁、脾虚、气虚、惊恐、露宿、患者疑有虫、腹中有结气块、肿块等8种基本病因病机。比如肝郁的癥瘕必下克脾胃,致气不能畅行,无形化有形,不是血积成癥瘕就是食积成癥瘕,故用健脾平肝法治之。治疗癥瘕的药物大多与健脾胃或解肝郁相关,遣方用药的特点是主张味少减低制约之力,量大可奏力专之效。
刘辉艳等检索《中华医典》收录的古代医著中治疗妇科癥瘕的方药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108首,涉及中药188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36味,频次均在8次以上;常用2味药组合47个,3味药组合14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2个。结论:治疗妇科癥瘕的古代方剂中,以养血、活血、破血、温阳、理气、泻下药物频数较高,其核心处方为四物汤、桂枝茯苓丸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