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代肿瘤名论名方名案
- 柴可群主编
- 29744字
- 2022-04-24 11:10:38
名方
鳖甲煎丸
【文献出处】
《金匮要略》
【原文摘录】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䗪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①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① 斛:容量单位,一斛为十斗。
大黄虫丸
【文献出处】
《金匮要略》
【原文摘录】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䗪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桂枝茯苓丸
【文献出处】
《金匮要略》
【原文摘录】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 茯苓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导引法
【文献出处】
《诸病源候论》
【原文摘录】
《养生方·导引法》云:向晨①,去枕,正偃②卧,伸臂胫,瞑目闭口无息,极张腹、两足再息。顷间吸腹仰两足,倍拳,欲自微息定,复为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腹有疾积聚者,张吸其腹,热乃止。癥瘕散破即愈矣。
① 向晨:黎明,清晨。
② 偃:仰面倒下,放倒。
*牛膝酒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卒暴癥,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斫刺,昼夜啼呼,不治,百日必死方。
牛膝二斤,㕮咀,曝之令干,以酒一斗浸之,密塞器口,煎取半,服半升,一服便吐去宿食,神效。
*熨腹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卒暴癥方。
取商陆根捣碎,蒸之,以新布籍腹上,以药铺着布上,以衣物覆其上,冷复易之,数日用之,旦夕勿息。
*蒜桂外敷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蒜十片,取五月五日户上者,去皮 桂一尺二寸 灶中黄土如鸡子大一枚
上三味合捣,以淳苦酒和,涂布上以掩病处,不过三日消。凡蒜亦佳。
野葛膏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暴癥方。
野葛一尺 当归 附子 雄黄油煮一日 细辛各一两 乌头二两 巴豆一百枚 蜀椒半两
上八味,㕮咀,以大醋浸一宿,猪膏二斤,煎附子色黄,去滓,纳雄黄粉,搅至凝,敷布上,以掩癥上,复以油重布上复安十重纸,以熨斗盛火著上,常令热,日三夜二。须膏干益良。
硝石大黄丸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十二癥瘕,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并欲服寒食散①,而腹中有癥瘕实者,当先服大丸下之。
① 寒食散:又名五石散,源于秦代而兴于魏晋。
硝石六两,朴硝亦得 大黄八两 人参 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末之,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铜器中,以竹箸②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以置火上,先纳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纳余药,又尽一刻,有余一刻,极微火使可丸如鸡子中黄。欲合药,当先斋戒一宿,勿令小儿、女人、奴婢等见之。欲下病者,用二丸。若不能服大丸者,可分作小丸,不可过四丸也。欲令大不欲令细,能不分为善。若人羸者可少食,强者不须食,二十日五度服。其和调半日乃下。若妇人服之下者,或如鸡肝,或如米汁,正赤黑,或一升或三升。下后慎风冷,作一杯粥食之,然后作羹臛,自养如产妇法,六月则有子。禁生鱼、猪肉、辛菜。若寒食散者自如药法,不与此同日一服。
② 箸(zhù):筷子。
*煎艾汁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猝食不消,欲成癥积方。
煎艾汁如饴,取半升一服之,便刺吐去宿食,神良。《今古录验方》白艾五尺围一束,薏苡根一大把,二味煎。
*葶苈大黄泽漆丸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癥坚,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食则腹满,心腹绞痛方。
葶苈子 大黄各二两 泽漆四两
上三味,末之,别研葶苈为膏,下二味捣五百杵,入蜜,更捣千杵,服如梧子五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治癥瘕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槲树白皮煎,令可丸服之,取知病动若下,减之。
*葶苈酒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腹中积癥方。
葶苈子一升熬,酒五升,浸七日,服三合,日三。
*白马尾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蛇癥方。
白马尾切长五分,以酒服方寸匕,大者自出。更服二分者一方寸匕,中者亦出。更服三分者一方寸匕,小者复出。不可顿作一服,杀人。马尾,一本作马毛。
大黄汤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蛇癥。
大黄 茯苓各半两。一本作黄芩 乌贼骨二枚 皂荚六枚,如猪牙者 甘草如指大者,一尺芒硝如鸡子一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三沸,去滓,纳硝,适寒温,尽服之,十日一剂,作如上法,欲服之,宿无食,平旦服,当下病根也。
*治鳖癥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鳖癥腹坚硬,肿起大如盘,睡卧不得方。
取蓝①一斤,捣,水三升,绞取汁,服一升,日二。
① 蓝:即蓝实,为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温热发斑咽痛、疳蚀、肿毒、疮疖。
*蒴藋根白皮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蒴藋根白皮一握,研取汁,以水和,顿服之。
*治米癥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米癥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方。
鸡屎一升 白米五合
上二味合炒,令米焦,捣末,以水二升,顿服取尽,须臾吐出病如研米。若无米当出痰,永憎米,不复食。
*治发癥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发癥,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间如有虫,上下去来,惟欲饮油,一日之中乃至三二升,不欲饮食者方。
油一升,以香泽煎之,大劳贮之,安病患头边,令口鼻临油上,勿令得饮,敷鼻面令有香气,当叫唤取饮,不得与之,必当疲极大睡,其发癥当从口出饮油,人专守视之,并置锻石一裹,见癥出,以灰粉手捉癥抽出,须臾抽尽,即是发也。初从腹中出,形如不流水中浓菜,随发长短,形亦如之。
蜥蜴丸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治癥坚水肿、蜚尸、遁尸、百注、尸注、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蛊毒,邪气往来,梦寤存亡,留饮结积,虎狼所啮,猘犬所咋,鸩毒入人五脏,服药已消杀其毒,食不消。妇人邪鬼忤,亦能遣之方。
蜥蜴二枚 蜈蚣二枚 地胆五十枚 䗪虫三十枚 杏仁三十枚 蜣螂十四枚 虻虫三十枚 朴硝一两十八铢 泽漆 桃奴 犀角① 鬼督邮② 桑赤鸡各十八铢 芍药 虎骨③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巴豆一两十八铢 款冬花十八铢 甘遂一两六铢 干姜一两
① 犀角:现已禁用。下同。
② 鬼督邮:即天麻。
③ 虎骨:现已禁用,可用牛骨代替。下同。
上二十味,末之,别制巴豆、杏仁如膏,纳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丸如麻子。先食饮,服三丸,日一,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一丸,日一服。有人风冷注,癖坚二十年者得瘥。
*癥瘕积聚灸方
【文献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原文摘录】
癥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又灸气海百壮。
久冷,及妇人癥瘕,肠鸣泄利,绕脐绞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万勿针。穴在挟脐两边各二寸。
积聚坚满,灸脾募百壮,穴在章门季肋端。
心下坚,积聚冷胀,灸上脘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一寸许。
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脘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
桃仁煎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恶血,结成癥块,羸瘦无力。
桃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生地黄汁一(二)升 生牛膝汁一升 白蜜五两
以上四味,同于石锅中,慢火熬如稀饧。
水蛭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恶血不尽,经脉日久不通,渐成癥块,脐腹胀硬,时时疼痛。
水蛭八十枚,炒令黄 虻虫八十枚,去翅足,微炒 牛膝一两,去苗 牡丹半两 桃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桂心半两 菴子①一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鬼箭羽三分 琥珀三分 吴茱萸半两,汤浸九遍,焙干微炒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黄 麝香一分,研入
① 菴子:菊科植物庵
的果实,功能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
三棱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癥块。
京三棱一两,微煨,锉 木香半两 硇砂三分,细研 芫花半两,醋拌炒干 巴豆一分,去心皮,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捣细罗为末,研入前件硇砂、巴豆令匀,以米醋二升,熬令减半,下诸药,慢火熬令稠,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醋汤下二丸。
桃仁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余血不散,结成癥块,疼痛。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当归一两,锉,微炒 赤芍药三分 琥珀三分 延胡索三分 芎半两 鬼箭羽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桂心半两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硇砂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恶血不散,结成癥块,脐腹疼痛。
硇砂一两,细研 芫花半两,醋拌炒干 虻虫半两,去翅足,微炒 水蛭半两,微炒 琥珀三分 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 没药三分 桂心半两 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
干漆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恶血不散,结成癥块,经脉不利。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牡丹三分 赤芍药半(一)两 琥珀一两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牛膝一两,去苗 桂心三分 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炒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水蛭三十枚,炒令黄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微炒 菴子一两 乱发灰一钱 䗪虫三十五枚,微炒大麻仁半两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蛴螬十三枚,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以温酒下。
乌头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食饮不消,结成癥病。
川乌头半两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油 硼砂汤化去石熬干 消石半两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令匀,以酒一升、醋二升相和,以慢火煎如稀饧即住火。后用丁香一分、木香一分、肉豆蔻半两,捣罗为末,朱砂一分细研,与前药同和,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晨,以生姜橘皮汤下三丸,夜临卧时再服。
硼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不消,四肢羸困,不欲饮食,久不瘥。
硼砂一两,细研 硫黄一两,细研,水飞过 木香半两 槟榔一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当归一两,锉,微炒 肉桂一两,去皱皮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
朱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腹中硬痛,不欲饮食,经久不瘥,羸弱无力。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肉桂一两,去皱皮,为末 巴豆二十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禹余粮一两,烧醋焠三遍,细研 紫石英一两,细研,水飞过
上件药,都研令匀,以汤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五丸。
大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心腹妨闷,不欲饮食,四肢不和。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木香半两 肉豆蔻半两,去壳 硼砂半两,细研 干姜半两,炮裂制 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 吴茱萸一两,汤浸焙干,微炒 槟榔半两 桂心半两 蓬莪荗一两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匀,以醋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饮下三丸。
京三棱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结硬,心腹疼痛。
京三棱一两半,微煨锉 槟榔一两 木香一两 干姜一两,炮裂,锉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当归一两,锉,微炒 桂心半两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用纸压去油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醋熬巴豆成膏,入前药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橘皮汤下五丸。
*二霜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积年癥块及血块方。
砒霜 粉霜① 硼砂 腻粉②
① 粉霜:用升华法炼制成的氯化高汞,具有攻毒、蚀恶肉、杀虫之功效。
② 腻粉:亦名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
上件药,细研令匀,用肥枣去核,入药在枣里面,以线系定。用白面饼子逐个裹,烧熟饼子为度,取出,去枣皮研熟,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及临卧时,以姜枣汤下三丸。
五灵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腹中结硬。
五灵脂一两 防葵半两 桂心半两 猪牙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巴豆半两,和皮麸炒令黑,去皮膜心研烂,纸裹压去油 木香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更研令匀,用醋煮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空心及临卧时,以生姜酒下三丸。
*硫黄硼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硫黄一两,细研 硼砂一两,细研 巴豆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
上件药,先用头醋二升,煮巴豆令赤色即出之,却入冷水碗中浸两炊①久,洗净去皮心,研如粉。又以醋二升,与巴豆同煎至一升,然后下硫黄、硼砂、附子等末,以文火熬令稀稠得所,别入干姜末一两,和丸如黍米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枣汤下三丸,夜卧时再服。
① 炊:古代计时单位。一炊,指烧一顿饭的时间,大约半小时。
巴豆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病久不消,令人萎黄羸瘦,不欲饮食。
巴豆一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硫黄细研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灵脂 干姜炮裂,锉 木香 肉豆蔻去壳 丁香 槟榔 硼砂细研 干漆捣碎,炒令烟出。以上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诸药研令匀,以面糊和丸,如黄米大,每服空心,以醋汤下五丸。得转下恶物为效。
蜥蜴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暴癥坚结,四肢瘦瘁,食少无力。
蜥蜴一枚,微炙 蜈蚣一枚,微炙 鬼臼一两半,去须 汉防己一两半 当归一两半,锉,微炒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二两 赤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十丸,以利为度。
巴豆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暴癥气攻,心腹胀痛,不欲饮食。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川大黄半两,锉,微炒 干姜半两,炮裂,锉 木香半两 蓬莪荗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五丸。
*消癥贴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卒暴癥方。
蒜二斤 桂心一两 伏龙肝①一两
上件药,合捣,以醇醋和之如泥,便摊于布上,罨②病处。罨之日瘥,逐日换之。
① 伏龙肝: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
② 罨(yǎn):覆盖,掩盖。
*商陆根外敷方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上用商陆根不限多少,锉捣蒸之,以新布裹,熨病上,冷即换之。
*蚕桑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蚕沙一斗 桑柴灰一斗
上件药,以水三斗,往复淋之五六度。取生鳖甲长一尺者一枚,纳灰汁中,煮之烂熟,取出,擘去甲及骨,于砂盆中研令细,更入灰汁中煎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京三棱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气,腹胀痛。
京三棱一两,微煨锉 柴胡三分,去苗 桔梗一两,去芦头 木通一两,锉 当归三分,锉微炒 赤茯苓三分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赤芍药半两 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郁李仁三分,汤浸,去皮,微炒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芎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久不瘥,令人不食,羸瘦少力。
芎一两 桂心一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京三棱一两,微煨,锉 槟榔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一日三四服。
大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瘕发动,心腹疼痛不可忍。
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天雄一两,炮裂,去皮脐 雄黄半两,细研 麝香二钱,细研 朱砂一分,细研 胡椒半两 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炒令黄,研,以纸裹压去油 京三棱二两,微煨,锉 槟榔四两当归一两,锉,微炒 桂心一两 木香半两 犀角屑一两 干姜半两,炮裂,锉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清粥饮下七丸。
木香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心腹胀痛,胸膈烦闷,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木香三分 肉桂三分,去皱皮 大戟二分,锉碎,炒微黄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裂,锉 地霜一分 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腻粉一钱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腻粉、巴豆更研令匀,用软粳米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粥饮下三丸。
鳖甲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或寒或热,羸瘦,不欲饮食。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龟甲一两,涂醋炙令黄 桑耳一两,微炙 川大黄一两,微炒,锉碎 防葵①三分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白术半两
① 防葵:菊科植物防葵的根,功能降逆止咳、清热通淋、除邪镇惊、行气散结。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二十丸,日三服。
防葵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喘嗽,腹中㽲②痛,吃食减少,四肢乏力。
② 㽲(jiǎo):腹中急痛。
防葵三分 桂心半分 木香半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桔梗三分,去芦头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当归半两,锉碎,微炒 京三棱三分,微煨锉 赤芍药三分 五味子半两 槟榔一两半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二十丸
神效大通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
川乌头二两,炮裂,去皮脐 砒黄一分,细研 巴豆一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黄 杏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麝香一钱,细研 黄丹①一分,炒令紫色 猪牙皂荚一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自然铜一两,细研别用
① 黄丹:即铅丹。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用黑豆面和丸,如绿豆大,以研了自然铜末滚过,每服空心,煎生姜橘皮汤下三丸。
硼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腹内疼痛。
硼砂一两,细研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木香二(三)分 肉桂二分,去皱皮 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脐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京三棱二两,微炒,锉槟榔二(三)分 干姜三分,炮裂,制 皂荚五梃,不蚛者,搥碎,以醋浸两宿,挼绞取汁熬成膏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皂荚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丸。
*消癥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不消,宜服此方。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鳖甲二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襕 槟榔二两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酽醋②二升,和搅令匀,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以微通转为度。
② 酽醋:浓醋。
干漆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癥块,或攻心腹疼痛,四肢不和,面少血色,饮食全微。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琥珀三分 硝石三分 红蓝花半两 延胡索半两 蓬莪术三分 腻粉一分 硇砂三分 桂心半两 巴豆三七枚,去皮研,纸裹压去油,用浆水二盏,煎如饧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拌匀,用熟枣瓤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日未出时,煎苏木汤下十丸,更量患人轻重,加减服之妙。
琥珀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癥块不消,状若鬼胎之候。
琥珀三分,细研 生干地黄半两 桂心三分 牛膝三分,去苗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当归半两,锉,微炒 京三棱一两,微炮,锉 延胡索半两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芫花三分,醋拌炒令干 水蛭四十九枚,炒令黄 虻虫四十九枚,炒令黄,去翅足 槟榔三分 硇砂一两,研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件药,捣罗为末,醋煮硇砂为膏,入药末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十丸。
芫花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癥块不消,时有疼痛。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 朱砂三分,细研 硇砂一两,不夹石者,细研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捣末 麝香一钱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上件药,都研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十丸。
硇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癥块不消。
硇砂一分 干漆一分,捣碎,炒令烟出 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令星尽 雄黄 雄雀粪一分,炒黄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都细研令匀,用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当归酒下三丸,空心一服,临卧一服,取下恶物为效。
乌头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往来疼痛,或吐逆不纳食,渐黄瘦至极者。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裂,锉 当归半两,锉,微炒 赤芍药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桂心半两 斑蝥二十一枚,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五丸。
抵圣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癥,积久不散,值天阴即疼痛。
硇砂一分 砒霜一分 硝石一分。以上三味同研如粉 当归一两,锉,捣罗为末 桂心 干姜炮裂,锉 牛李子酒拌,炒干。以上各半两,一处捣罗为末 巴豆半两,去皮心,细研,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用无灰酒一升,入当归末及巴豆,于瓷器中,慢火熬成膏,下硇砂三味,搅令匀,次下诸药末,拌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丸,晚食前再服,以利下恶物为度。
五灵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癥块,及恶血气,久不除。
五灵脂一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麝香半两,细研 硫黄半两,细研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巴豆三十枚,去皮,用醋煮令赤 硇砂半两,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五丸。
*硇砂硫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癥块不消,发歇疼痛,宜服此方。
硇砂三分 硫黄三分,水三大盏,煮尽取出 麒麟竭①三分,末 巴豆一分,去皮心,纸裹压去油,炒令黄
① 麒麟竭:即血竭。
上件药,都细研,用糯米饭和丸,如黍粒大,每服空心,以当归酒下五丸。
黑圣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攻心腹疼痛,闷乱。
白马护干一两,烧灰 赤骡护干一两,烧灰 麝香一分,细研 紫驴护干烧灰,一两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更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用热酒调下一钱。
大黄煎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结痛。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牛膝一两,去苗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米醋一升,煎为膏,每服食前,用热酒调下一钱。
*芫花当归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 当归一两,锉,微炒 桂心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热酒下十丸。
干漆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脐下结硬,大如升,月经不通,成积聚癥块,羸瘦。
干漆半斤,捣碎,炒令烟出,研为末 生地黄十斤,捣绞取汁
上件药相和,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
鳖甲散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壮热头痛,呕吐腹痛,寒热,头发作穗,及食癖、乳癖、气癖。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木香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赤茯苓三分 柴胡三分,去苗 桂心一分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槟榔半两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鼠肉煎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羸瘦。
鼠肉五两,生用 鳖甲三分,生用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甘遂一分,末
上件药,除甘遂末外,并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下甘遂末匀搅。一二百日儿,奶癖,一日与服之尽半合;二三岁儿,一日服尽一合;四五岁儿,二(一)日服尽二合。如利多即少服,看儿虚实与服之。如是利不止,煮大麦汤解,煮鼠肉汁作粥服之亦佳。
甘遂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胁下坚硬如石,四肢黄瘦,不欲乳食。
甘遂一分,煨令微黄 雄黄半两,细研 石膏半两,细研,水飞过 牡蛎半两,烧为粉 巴豆半两(分),去皮心,娟襄盛,于淳酒中煮半日,取出焙干 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蕤仁二(一)分,汤浸,去皮,研入 麝香一分,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与巴豆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一丸,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鳖甲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羸弱不能乳食。
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木香一分 青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半两 肉桂一分,去皱皮 柴胡一分,去苗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人参一分,去芦头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桔梗一分,去芦头 防葵一分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五六岁儿,空心以粥饮下七丸,晚后再服。更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代赭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体热瘦瘁,大便坚硬,不能乳食。
代赭半两,细研 朱砂半两,细碎,水飞过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木香半两 当归一分,锉,微炒 桂心半两 犀角屑半两 巴豆霜半两(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霜,更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四岁儿,每服空心,以粥饮下三丸,更量儿大小,以意斟酌服之,以利为度。
大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腹痛黄瘦。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知母半两 牡蛎半两,烧为粉 当归半两,锉,微炒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四岁儿,每服空心,以粥饮下五丸,晚后再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牛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癥瘕,百病疳痼,腹胀黄瘦,发歇不恒,客忤疳痢,及吐逆不定,心腹多痛,及惊风天吊等。
牛黄半两,细研 光明砂①三分,细研,水飞过 犀角屑半两,麝香一分,细研 木香半两 人参三分,去芦头 代赭三(二)分 当归半两,锉,微炒 槟榔三分 肉豆蔻二枚,去壳 川大黄二(三)分,锉碎,微炒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杏仁二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巴豆一分,以淡盐水一大碗煮尽,去皮出油,别研
① 光明砂:即朱砂。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百日以下儿,乳汁下一丸;二三岁儿,空心粥饮下二丸。胸膈有病吐出,在脏在腑有病,即利出恶物为验。后只得吃浆水粥一日,其利自止。五日至十日吃一服,永无滞结,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朱砂犀角屑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朱砂一分,细研 犀角屑半两 巴豆霜半分 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杏仁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黄米大,百日儿奶汁下一丸,三四岁儿薄荷汤下三丸。随儿大小,加减服之。
礞石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食癥,或时寒热,四肢黄瘦,不欲饮食。
礞石一分 巴豆半两,去心皮,纸裹压去油 干姜一分,炮裂为末 硇砂半两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以上五味,研令细。以米醋一茶碗煎如膏。
蓬莪术一分 京三棱一分,微煨锉 皂荚一分,去皮,涂酥炙令黄,去子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所煎膏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每服以茶清下一丸,儿稍大,临时以意加之。
防葵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食癥,寒热羸瘦,不能饮食。
防葵半两 肉豆蔻一分,去壳 木香一分 川大黄一分(两),锉碎,微炒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枳壳一分,麸炒微黄,去瓤 麝香一分,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二三服。更量儿大小,以意临时加减。
代赭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食癥久不消。
代赭半两,细研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黄连一分,去须 丁香半两 五灵脂一分麝香一钱,细研 腻粉一钱 芦荟三(二)钱,细研 桂心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空心以粥饮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当取下一切恶物为效。
木香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食癥,吃食不得,四肢消瘦。
木香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槟榔一分 代赭半两,细研 鳖甲半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襕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京三棱一分,微煨,锉 巴豆半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当归一分,锉,微炒 犀角屑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三岁儿空心以暖水下三丸,晚再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大黄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治小儿食癥,大肠涩,心腹妨闷。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鳖甲三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赤芍药三分 大麻仁三分 防葵三(一)分 法曲一分,炒微黄 白术一分 青橘皮一分,汤浸,去白瓤,焙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每早晨以温水下五丸,晚后再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京三棱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京三棱半两,煨,锉为末 五灵脂半两,末 巴豆霜半两
上件药,都研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茶清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菖蒲末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菖蒲末半两 巴豆二十枚,去皮研烂,以头醋一中盏,熬成膏
上件药入巴豆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茶清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
*朱砂腻粉丸
【文献出处】
《太平圣惠方》
【原文摘录】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腻粉一钱 干胭脂一分 巴豆霜半分
上件药,都研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煎橘皮汤下二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消积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癖,冷热不调,痰逆痞闷,心腹刺痛,喘满膨胀,泄利羸困,不思饮食,消积丸方。
代赭煅,醋淬三七遍,研 礞石研,各一两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巴豆去皮心膜,压出油,各半两 京三棱煨,锉 楝实肉各一分 硇砂研,三分
上九味,捣研为末拌匀,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木香汤下。看虚实加减。
硇砂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块,心腹胀满,胸膈不利,痰实胃胀。
硇砂好者,二钱,研 狼毒①锉,醋炒干 芫花醋浸一宿,炒干 干漆炒烟出 鳖甲去裙襕,醋炙。各一两 硫黄好者一分,研如粉 巴豆二七枚,去皮心膜,以好醋一升煮,令紫色
① 狼毒: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或狼毒大戟的干燥根,具有散结杀虫的功效。
上七味,捣研为末,和匀,煮面糊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丸,食后临卧,温生姜汤下。
三棱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多年积气癥癖。
京三棱煨,锉 鸡爪三棱煨,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 石三棱煨,锉。各五两 槟榔十枚,半生用,半炮锉 肉豆蔻十枚,去壳,醋浸二宿 丁香 益智去皮。各一两 木香二两 硇砂一两半,研,飞过
上一十二味,捣研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如当心气块,茱萸汤下,左右气块,木香汤下,本脏气块,香子汤下。
礞石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男子妇人远年积气,消磨癥块,取虚中积癖。
礞石半两,青色者生用,捣罗为细末 硇砂醋浸,澄,去砂石 丁香 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二两 木香 京三棱煨,锉 莪术煨,锉 芫花醋浸一宿,炒焦 猪牙皂荚去皮,炙黑 槟榔煨,锉为末 肉豆蔻仁各一两 白豆蔻仁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墨烧八分熟。各半两 巴一两半,去皮心膜,出油尽 大黄一两半,半两生用,半两煨熟,半两炒焦 胡椒 粉霜细研。各半分
上一十九味,各捣研为末,用醋三升浸硇砂于银石器中,文武火熬二十沸。次入巴豆,又熬五七沸;次入礞石、京三棱末,又熬三五沸;次取白面二两,以无灰酒半升,调入药中,又熬一两沸;次入大黄末,又熬三两沸;次下诸药末,不住用柳木杖子,搅匀候稠,捣千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不问男女长幼。心痛,醋汤下;左胁下疼,煎姜枣汤下;右胁下疼,煎木香汤下;妇人血癖血气,炒生姜醋汤下;久患冷痢,煎黄连汤下;小儿常服,冷水下。有妊者不得服,小儿以意减丸数。
水银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虚积癥癖。
水银 豉研 礞石末滴酒和匀,瓷合内慢火逼干。各半两 京三棱末 石三棱末 鸡爪三棱末 腻粉 粉霜 白丁香末 硇砂研。各三钱 肉豆蔻去壳 槟榔各二枚,为末 丹参三钱,研
上一十三味,合研匀细,用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下。
木香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远年癥块积聚。
木香 硇砂研 当归切,炒。各一两 礞石研,三分 大黄煨锉 陈曲不蚛者,炒 麦糵炒墨研 白面各半两 大戟炒 干漆炒烟出 腻粉各一分 豉少许 巴豆仁一两一分,不出油,研
上一十四味,捣研为末,以腊月雪水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空心,用干柿烂嚼裹药,随所伤物煎汤下,不得吐津。
紫金丹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男子、妇人久积气块癥癖,两胁下积冷,胸腹气刺痛。
铁滓一斤,淘净,控干 硇砂二两 硫黄半斤,水飞过
上三味,先取铁滓、硫黄二味于瓷器内,用米醋一斗,慢火煎,候煎硫黄火上无焰,即爆干。刮此二味入瓷合内,固济了,用大火煅三度毕,取合内药,再用水飞,不用铁滓,控硫黄令干,入细瓷盒内,坐在平地,别用火一秤,煅至火尽取出。入硇砂二两,同研令细,再入盒内,用火一斤,就灰池中养三日,放冷,取二两,再入下项药:
硇砂半两 木香末 丁香末 腻粉研 丹砂研 肉豆蔻去壳,末 干漆炒烟尽,研 胡椒末 阿魏用醋化面,和作饼子,烧熟为末。各一钱 砒霜末,一字半
上一十味研细,再同硫黄研匀,用酒醋各半煎五灵脂,薄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从五丸,渐加至二十丸,以意加减服。若取积滞癥癖,及酒食积急气冷气,一切滞气等疾,更入后药:
巴豆仁研,一两 大戟末半两 芫花末半两 草乌头末一分 五灵脂末一两 腻粉二钱 硇砂研,半两
上七味,以米酽醋二升已来,铫子内熬成膏,便与前药末搜为剂,丸如梧桐子大,量虚实加减服,逐一丸加,用醋汤或茶清下。
蓬莪术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癖,气攻左胁如复杯,及妇人血瘕。
蓬莪术炒,一两 桂去粗皮,三分 芍药 槟榔锉 枳壳去瓤,麸炒 当归切,焙 木香 昆布洗去咸汁 沉香锉 白芷炒。各半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煨姜木瓜汤下。
丁香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五毒五积五劳,并一切气疾癥癖块,及远年积。
丁香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 槟榔锉 芫花醋炒 大戟炒 甘遂炒紫菀去土。各一分 腻粉研,一分半 硇砂醋飞过,焙干,研,一两
上一十味,先将八味,捣罗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醋汤下。
三棱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癖不散,心下结痛,状如伏梁。
京三棱炒 鳖甲醋炙,去裙襕 大腹锉,炒。各一两 桂去粗皮 芍药 陈橘皮去白,焙 当归切,焙 枳壳去瓤,麸炒 高良姜各三分 木香 诃黎勒煨,去核。各半两
上一十一味,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鳖甲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久积癥瘕。
鳖甲大者一枚,净洗,去筋膜,面裹外面二三分厚,上面用纸泥固济,泥一风炉子安鳖甲在上面,别入桃仁半斤,去尖皮双仁,研,以米醋四升,无灰酒三升,硇砂三两,同搅拌,旋入向鳖甲中,煎为膏,取出,用合盛,却将鳖甲去纸泥,炙令黄色 青橘皮去白,焙 麦糵炒 沉香锉 肉豆蔻去壳。各三两 丁香 木香 槟榔一半生,一半炒 陈曲炒 京三棱煨,锉 大黄生,锉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令紫。各二两 柴胡去苗,半斤 桂去粗皮,二两
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末,再研令匀,用桃仁煎并熟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二十丸。
没药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积五积食气,诸药无效者。
没药研 硫黄研 白丁香生 当归切,焙 芫花醋浸半白,炒 硇砂通明者,研 乳香研 丹砂研。各一分 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心,不出油研
上九味,捣研为末,合研匀,用水浸炊饼和剂,捣一千杵,丸梧桐子、绿豆、麻子三等大,每服一丸。妇人血气,童子小便和酒下;心头高硬,当归酒下;远年癥积,五积食气,生姜汤下;小儿脾积癖气,腊茶清下。大人与大丸,十五以下与中等,十岁以下与第三等者服。
防己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结瘕气积,腹满如石,气急少卧,小便不利。
防己 百合干者 郁李仁去皮,别研如膏。各一两 木通锉,一两半 吴茱萸陈者淘七遍,炒,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当归切,焙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
防葵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结瘕喘嗽,腹中㽲痛,饮食减少,四肢乏力。
防葵三分 桂心半两 木香半两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桔梗三分,去芦头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当归半两,锉,微炒 京三棱三分,微煨,锉 赤芍药三分 五味子半两 槟榔一两半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
紫葛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结瘕腹胀,坚硬如石,肚上青筋浮起。
紫葛一两 芍药赤者 桔梗炒 紫菀去苗土 木香 诃黎勒皮各三分 大黄锉,熬,一两半牵牛子半两,半生半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研,一两
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腹,煎木通及枣汤下,老幼量减丸数。
木通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结瘕,腹胀坚硬不消。
木通锉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赤芍药 吴茱萸汤洗,焙,炒。各三分 槟榔白者,煨,一枚,锉 紫菀去苗土 郁李仁去皮尖,炒。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取七分,空腹服,日再。
当归煮散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诸癥结痛起于胁下,按之而坚,妨痛不能饮食,渐加羸瘦。
当归切,焙 鳖甲用醋频蘸,炙令黄色 桂去粗皮 木香 桔梗炒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如膏。各一两半 吴茱萸陈者,水淘七遍,炒干,半两
上七味,除桃仁外,捣罗为末,入桃仁同研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逐日空腹,日午、夜卧各一。
京三棱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积年癥块。
京三棱炮,锉,一两 青橘皮去白,焙,半两 桂去粗皮,一分 大黄锉碎,炒,半两 木香一分 槟榔制,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夜卧各一。
鳖甲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块冲心,气满食不下,手足烦闷。
鳖甲去裙襕,醋蘸,炙黄色 诃黎勒微煨,去核。各一两 防葵 甘草炙,锉 人参 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白术 桂去粗皮 郁李仁去皮,别研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熟,别研如膏。各一两
上一十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郁李仁、杏仁同研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以微利为度。
木香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积年癥块,血气凝滞。
木香 吴茱萸陈者,淘七遍,炒干 青橘皮去白,焙。各半两 巴豆去皮,九十粒,研如膏,用纸裹压出油,研 硇砂用沸汤化于瓷碗中,用慢火熬水尽,收霜再研,一分
上五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巴豆、硇砂研令匀,于煻火中煨,粟米饭丸绿豆大,每服,温酒下三丸至五丸,食后服。溏利勿怪,老小减服。
槟榔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块腹满如鼓,坐卧不安,食即欲吐,气闷喘急。
槟榔二两,微煨,锉 赤茯苓去黑心 芍药 京三棱微煨,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半 郁李仁汤浸,退去皮,一两 食茱萸去叶,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午后各一。
柴胡汤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癖气胀腹痛,胁肋胀满,不思食饮。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桔梗炒 木通锉。各一两 芍药 鳖甲去裙襕,醋蘸,慢火炙令黄色 郁李仁汤浸,去皮。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午后各一。
防葵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癖气块,胁肋妨满,腹胀不能饮食,腹痛。
防葵锉碎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桂去粗皮 木香各半两 鳖甲去裙襕,醋蘸,慢火炙黄色 槟榔锉。各一两半 桔梗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别研如膏。各一两 大黄锉碎,微炒,一两一分 当归切,焙 京三棱炮,锉 五味子各半两
上一十三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郁李仁同研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温酒下二十丸。
夹食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癖,食气食劳,五膈痰逆。
乳香别研如粉 木香 丁香 肉豆蔻去壳 当归切,焙 青橘皮去白,焙 京三棱炮,锉。各半两 紫菀去苗土 干姜炮裂 附子炮裂,去皮脐 巴豆去皮心,别研,纸裹压出油。各一两 鳖甲去裙襕,用醋蘸,慢火炙令黄色,二两 丹砂一分,别研如粉
上一十三味,除乳香、丹砂、巴豆外,捣罗为末,然后入乳香等三味,同研令匀,都入臼中,用荞麦面与药末,临时以意看多少,入面,徐徐入新汲水捣,候可丸即止,丸如绿豆大,煎淡浆水令沸,旋旋入药,煮三五沸漉出,于日中曝干。每服五丸,食后,用茶酒温水下。
鳖甲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癖气块。
鳖甲去裙襕,醋蘸炙黄色 木香 乌头炮裂,去皮脐 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京三棱炮,锉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微烟出,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 甘草炙,锉 槟榔锉。各半两 大黄锉碎,炒 朴硝研如粉。各三两
上一十三味,除朴硝外,捣罗为末,同研令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用温酒下十丸,饮下亦得。
粉砂饼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块。
粉霜 胡粉①各一两 硇砂 丹砂 白丁香 腻粉各半两
上六味,研为末,入面一两,水和捏作饼,如棋子大,慢火烧熟,每服一饼,麝香米饮嚼破服。
① 胡粉:为矿物铅加工制成的碱或碳酸铅,具有败毒抗癌、杀虫疗疮、祛瘀止血的作用。
保命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积年血气癥块,往来疼痛,吐逆,不纳饮食。
当归切,炒 乌头炮裂,去皮脐 芍药 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半两 大黄锉,炒,一两 斑蝥二十一枚,用糯米炒令黄色为度,去翅足
上七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丸,梧桐子大,空心食前,温酒下一丸。
五食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虚积食气,蛊胀水气,年深癥癖。
大戟刮去皮 甘遂各半两,生 猪牙皂荚生,去皮子,一两 胡椒一分 芫花半两,醋浸一宿,炒干 巴豆半两,去皮心膜,醋煮三十沸,漉出,研
上六味,捣研为末,合研匀,水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用米面、绿豆煎汤,放温下,量病患大小,加至七丸。
半夏礞石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块气积,下结胸,一切积滞。
半夏四十枚,汤浸七遍 巴豆四十粒,去皮心膜 杏仁去皮尖双仁,四十枚 猪牙皂荚去皮,四十梃。四味用好醋浸七日,取出,以布绞取汁,熬成膏,入众药 礞石研细,炒,五钱 丁香 木香 沉香各二钱 槟榔半两 腻粉 硇砂 粉霜各一分
上一十二味,将后八味捣研为末,入在前膏子内,一处再捣细令匀,丸小豆大。看虚实,煎枣汤下二丸。烂嚼干柿,干咽下亦得。
木香扁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块,消食积,止心腹疼。
木香 硇砂通明者。各一钱 半夏中等者,一十枚,生姜浆水洗七遍 桂去粗皮,三钱 荜茇四十九枚,中等者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双仁 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膜,出油,三二分
上七味,先将杏仁、巴豆同研如泥,以好米醋八分一盏,熬至二分以下,成稠膏,入前药末和匀,再入枣肉,丸绿豆大,捏扁丸,常服。食后良久一丸,生姜汤下。要转,三丸。男子、妇人心痛,炒莱菔醋汤下。
大戟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癥癖,化气取食积,及本脏气水疾蛊胀。
大戟半两 芫花醋炒,一两 巴豆一百粒,去皮,以水五升煮,水尽为度,去心,少出油,细研 甘遂干姜炮 陈橘皮去白,焙 硇砂 姜黄 桂去粗皮。各一分
上九味,捣研为末,于银石器内,炒令极热,勿令焦,炼蜜丸,梧桐子大,常服。生姜汤下一丸,如取转,量脏腑虚实加减。
续随子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治积聚癥块及涎积等。
续随子三十枚,去皮 腻粉二钱 青黛炒,一钱匕,研
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和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捶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后便卧,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
干漆丸
【文献出处】
《圣济总录》
【原文摘录】
破癥块,消积气。
干漆四两,捣为末,炒令烟尽 五灵脂用瓶子盛,地坑子内,以火煅烟尽,取灰,二两 皂荚长五寸许,锉,以麻缠定,用泥固济,火煅烟尽,取灰,二两香①子炒令香 木香鸡骨者 槟榔结实者,锉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青橘皮去白,炒 陈橘皮去白,炒 白牵牛炒令香熟 大黄劈开,锦文者,炒 蓬莪术炮,锉 京三棱用醋纸裹煨,锉 芫花米醋浸一宿,炒干用。各二两
①香:即茴香。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生姜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忌猪、鱼、热面等物。
七宣丸
【文献出处】
《千金月令》
【原文摘录】
主冷热气疾,癥癖结聚,痃气,七宣丸方。
大黄十五两 枳壳去穰子,炒了秤 柴胡 诃黎勒皮各三两 槟榔仁六两 青木香五两
上捣筛,蜜丸,初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疾在下,空腹服;疾在上,食上服,酒饮下并得。
木香硇砂煎丸
【文献出处】
《幼幼新书》引《博济方》
【原文摘录】
消癥瘕积聚,血结刺痛。
木香 大黄炮 荆三棱生用 巴豆去皮膜,不出油用,细研之 官桂去皮 筒子漆炒 青橘皮去白 蓬莪术炮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一分 香墨一指节大,细研 硇砂半两,以好醋一盏浸一宿,去砂石
上将大黄末、荆三棱末、巴豆等三味,同于银石器内,以好醋一升,煎一两沸;次入硇砂同熬成膏,次入诸药末和匀,再入臼,杵千百下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伤冷食、冷酒、冷水,结聚,腹内气块痛,用干姜汤或橘皮汤下;夹食伤寒,白汤下亦得;粘食不消成气块,即用煮面汤下;食牛、羊、鱼、鳖肉成气块不散,用所伤汁下;宿酒不消,酒下;血气,当归酒下;妊娠不服要转,淡茶下,加至七丸;小儿三丸,常服一两丸。
大延胡索散
【文献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经病,产后腹痛,腹满喘闷,癥瘕癖块,及一切心腹暴痛。
延胡索 当归 芍药 荆三棱 川苦楝 蓬莪术 官桂 厚朴 木香 川芎各一分 桔梗 黄芩 大黄各半两 甘草一两 槟榔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食前。如恶物过多,去大黄、官桂,加黄药子、染槐子、龙骨各半两,如前法煎服。平人心痛,加本方,得利尤良。后常服。
三棱汤
【文献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原文摘录】
治癥瘕痃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腹胀。
荆三棱二两 白术一两 蓬莪术半两 当归半两,焙 木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沸汤点服,食后,每日三服。
保安丸
【文献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原文摘录】
治癥积,心腹内结如拳,渐上不止,抢心疼痛,及绕脐腹痛不可忍者。
川大黄三两,新汲水浸一宿,蒸熟,切片子,焙 干姜一两,炮 大附子半两,去皮脐 鳖甲一两半,好醋一升,伏时炙令黄色,妙
上为末,取三年米醋一大升,先煎四五合,然后和药,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醋或酒、米饮下。后取积如鱼肠、脓血、烂肉汁、青泥,当下。
大消石丸
【文献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文摘录】
治七癥八瘕,聚结痞块,及妇人带下绝产,并欲服丹药,腹中有癥瘕者,当先下之。此药但去癥瘕,不令人困。
硝石六两 大黄八两 人参 甘草各三两
上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铜器中,以竹作准,每一升作一刻柱,器中先内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内余药。又尽一刻,极微火熬,使可丸,则丸如鸡子中黄,若不能服大丸,则作小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三十丸,四日一服。妇人服之,或下如鸡肝,或如米泔,正赤黑等三二升。下后忌风冷,自养如产妇。
小三棱煎
【文献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文摘录】
治食癥酒癖,血瘕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食,及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呕哕,噫酢吞酸,胁肋刺痛,胸膈痞闷,并脾气横泄。
京三棱 蓬莪术各四两 芫花一两,去梗叶
上同入瓷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器口,以灰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焙干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妇人血分,男子脾气横泄,肿满如水,用桑白皮煎汤下。
三圣丸
【文献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文摘录】
治积年癥瘕癖块,诸药疗理不瘥,至效。
舶上硫黄一两 水银半两 硇砂去砂石,一分
上三物,乳盆内滚研如粉,却以生铁铫内,用文武火熬熔成汁,以火箸搅令匀,停冷,刀划下,以纸裹置地坑内埋一宿,取出,再研细。次以:
赤芍药 当归 荆三棱 蓬莪术 红花各一分,同用
并细锉,以法酒一升,煎及一半,漉出,砂盆内研,生布裂汁,再熬,放冷,入飞罗面为糊,搜丸如绿豆大。治因产后伤于饮食,结伏在腹胁,时发疼痛不可忍者,当归浸酒一升,逐旋取酒,暖下七丸至十丸。每服磨癖块,空心,温酒下三丸至五丸。所余药滓,裂了焙干为末,别入:
干地黄 真蒲黄 芫花各一分,醋炒焦黄
上为末,以前一般糊丸如绿豆大,治女人血脏冷气攻心疼,及一切血疾,温酒下十丸。
一握七丸
【文献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文摘录】
治脏腑宿蕴风冷,气血不和,停滞宿饮,结为癥瘕痞块,及妇人血瘕,肠胃中塞,饮食不下,咳逆胀满,及下利赤白,霍乱转筋,及踒躄①拳挛,腰脊脚膝疼痛,行步不能。常服健脾暖胃,坚骨强阳。
① 踒躄:犹瘫痪。
神曲半斤,炒黄 大附子二个,炮,去皮脐 甘草二两,炙
上末,蜜丸,每左手一握,分作七丸。每服一丸,细嚼,米饮下。
妙应丹
【文献出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文摘录】
治诸脏气虚,积聚烦闷,及饮食中蛊毒,或食水陆果瓜,子卵入腹,而成虫蛇鱼鳖,或宿食留饮,妇人产后,败血不消,女子月水不通,结为癥瘕,时发寒热,唇口焦黑,肢体瘦削,嗜卧多魇,食少腹痛,大便糟粕,变成冷痢。
附子四个,六七钱重者,生,去皮脐,剜作瓮,入硇砂共一两七钱半,面剂裹,煨熟,去面不用 荜茇 木香炮 青皮 破故纸炒。各三两半
上为末,面糊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橘皮汤下;泄利,米汤下,加至五十丸。
琥珀丸
【文献出处】
《严氏济生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瘕,腹中有块攻刺,小腹痛重,或腰背相引而痛,久而不治,黄瘦羸乏。
琥珀别研 白芍药 川乌炮,去皮 川牛膝去芦,酒浸 鳖甲醋炙 蓬莪术炮 当归去芦,酒浸 梓厚朴姜制炒。各一两 木香不见火 泽兰叶 官桂不见火。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
三棱煎丸
【文献出处】
《严氏济生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室女血瘕,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久而不治,必成血蛊。
京三棱 莪术各二两 芫花半两 青皮去瓤净,一两半
上锉如豆大,用好醋一升,煮干,焙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淡醋汤吞下。
玄胡丸
【文献出处】
《卫生宝鉴》
【原文摘录】
解化伤滞,内消饮食。治吐利癥瘕气结,虫烦不安,心腹胀痛。顺三焦,和脾胃。
木香 当归 玄胡索 青皮去白 雄黄飞,另研 广术炮 槟榔各四两 京三棱炮,六两
上八味为末,入雄黄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
三圣膏
【文献出处】
《金匮钩玄》
【原文摘录】
未化石灰半斤,为末,瓦器中炒令淡红色,提出火外,候热少减,次下大黄末 大黄一两,为末,就炉炒,伺热减,入桂心末 桂心半两,为末,略炒,入米醋熬成膏药,厚摊,贴患处
(《千》)消石丸
【文献出处】
《医学纲目》
【原文摘录】
治癥瘕。
硝石六钱 大黄八钱 人参 甘草各三钱
上各为末,先将硝黄末以三年苦酒先煎,候将干,却用参、甘二末和匀为丸。每三十丸,米汤下,四日一服。候下如鸡肝,或如米泔赤黑色等效。下后忌风冷。
(《本》)治癥丸
【文献出处】
《医学纲目》
【原文摘录】
治丈夫、女人、小儿年深日近,沉积瘕块,面色青黄,时上抢心,吐水吞酸,舌生白沫,妇人积年月经不调,渐成血气或血蛊块,中焦之间覆如杯碗,连年累月渐成瘦瘠,寒热往来,一切脾胃受寒,久不瘥愈之疾,并皆治之。
巴豆五两,去油膜 蓬术三两,醋炙透 京三棱三两,醋煮透 丁香皮二两 木香一两半 丁香一两半 厚朴三两,制 石菖蒲二两 良姜一两半 虻虫一两半,炒 川牛膝一两 香附子四两,炒 石莲子肉,二两 薏苡仁一两 使君子三两,去壳
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积年癥瘕成块者,第一服用熟水下二十丸,自后每日三丸五丸,更量虚实加减与之,五日云尽积块。若近脾胃有积者,每服五丸,米饮吞下,一服取效。妇人血气成块及血瘕,每服二十丸,用苏木酒、童子小便各一半,煎五七沸令温,空心吞下。自后每日用温酒下三丸,其血块遂旋消,从大小便去尽自知。小儿蛔虫腹痛不能忍,日夜叫唤,百药不救者,陈皮汤下七丸,立效。诸虫皆宜下,常服,或白汤或姜汤下三五丸,中酒及酒积,大便鲜臭者,白汤与酒各半吞十丸,立效如神。一切咽塞,心下硬痛,皆用枣汤下五丸,不拘时候。
(罗)玄胡索丸
【文献出处】
《医学纲目》
【原文摘录】
治吐利腹胀,心腹痛,癥瘕气结,虫烦不安。顺三焦,和脾胃。
玄胡索 当归 青皮去白 雄黄飞 广术炮 木香 槟榔 京三棱炮。各四两
上为细末,入雄黄末水糊为丸,桐子大,生姜汤下。
荆蓬煎丸
【文献出处】
《医学纲目》
【原文摘录】
破痰癖,消癥块,冷热积聚,胸膈疰闷。通利三焦,升降阴阳,顺气消食。
京三棱二两,酒浸,冬三日,夏一日 枳壳炒,一两 广术二两,醋浸,冬三日,夏一日。以上二味,同以去皮巴豆二十个,银器内炒令黄色,不用巴豆 木香去根 青皮去白 茴香微炒 槟榔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
(无)小三棱煎
【文献出处】
《医学纲目》
【原文摘录】
治食癥酒痞,血癥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食,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呕哕,噫酢吞酸。
京三棱 蓬术各四两 芜花一两,去梗叶
上同入瓮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器口,以炭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焙干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十五丸,生姜汤下。
桃仁散
【文献出处】
《普济方》
【原文摘录】
治月经不通,产后恶露未尽,积聚瘀血,变成癥瘕。
虻虫半两,炒令微黄,去翅足 水蛭炒令微黄 乌贼骨 鲤鱼鳞烧灰 芫花醋炒令干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当归炒 牛膝去苗 赤芍药 硇砂 桂心各半两 桃仁三分,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上为细末,食前,温调下一钱。
水蛭散
【文献出处】
《普济方》
【原文摘录】
治产后恶血不尽,月经日久不通,渐成癥块,脐腹胀硬,时时疼痛。水蛭八十枚,炒令黄 虻虫八十枚,去翅足,微炒 牛膝一两,去苗 牡丹皮半两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 桂心半两 菴子一两 当归一两,锉,炒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 鬼箭羽三分,去苗 琥珀三分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干,微炒 麝香二分,研入
上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
*食瘕方
【文献出处】
《世医通变要法》
【原文摘录】
又方经验:治食瘕,酒瘕,血瘕,气块,时发刺痛。
三棱 莪术各二两半 陈皮 青皮各一两半 香附米 枳壳各二两,炒 木香 肉桂各五钱 槟榔 小茴香各二两半 硇砂一钱,炒,另研 良姜一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汤送下。
干漆散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经脉不通,久则成瘕,两胁烦闷,心腹疼痛,黄瘦。
干漆 木香 芫花醋炒 赤芍药 桂心 当归 川芎 琥珀各半两 大黄 牛膝三钱 桃仁一两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无时温酒调下。
巴豆丸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气疼痛,一切癥瘕。
巴豆仁去心,醋煮一分 大黄炒,一两 五灵脂 桃仁各三钱 木香半两
为末,炼蜜丸,绿豆大,空心,淡醋汤或酒下五丸。
黑神丸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引《良方》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气疼痛,一切癥瘕。
神曲 茴香各四两 木香 花椒炒,去汗 丁香各半两 槟榔四枚 干漆六两,半生半用,重汤煮半日,炒令香
上除椒、漆,余五味皆半生半炒为细末,用煎生熟漆和丸,如弹子大,别用茴香末十二两,铺阴地荫干,候外干,并茴香末收器中,待极干去茴香。大治肾气、小肠疝气、膀胱痃癖、五膈、血崩、产后诸血漏下,并以一丸分四服。死胎用绵灰酒调一丸;难产用炒葵子四十九粒,打碎,煎酒下一丸。诸疾不过三服,痃气十服,膈气、癥瘕五服,血瘕三服,瘥。
穿山甲散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瘕痞块,及恶血攻心,胁腹疼痛,面无颜色,四肢瘦弱。
穿山甲灰炒燥 鳖甲醋炙 赤芍药 大黄炒 干漆炒令烟尽 桂心各一两 川芎 芫花醋炒 当归各半两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入麝香停匀,每服一钱,热酒下,无时。
蓬莪术丸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瘕痞块,腹胁妨疼,令人体瘦,不思饮食。
莪术半两 当归 桂心 赤芍药 槟榔 枳壳 木香 昆布 琥珀各三钱 桃仁 鳖甲 大黄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
三棱煎
【文献出处】
《古今医统大全》引《选奇》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癥血瘕,食积痰滞。
三棱 莪术各二两 青皮 半夏制 麦芽炒。各一两
上用好醋六升煮干,焙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五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姜汤下。
导药方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
【原文摘录】
疗妇人血瘕,攻刺腹胁时痛,导药方。
大黄 当归各半两 山茱萸 皂荚去皮弦,各一两 细辛 戎盐各二钱半
上捣,以香脂丸如指大,每用一丸,绵裹纳阴中,正坐良久,瘕当下。养如乳妇法。
桃仁煎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本事》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瘕、血积,经候不通。
桃仁 大黄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川朴硝另研
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虻虫、桃仁等,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下朴硝搅匀,出之,丸如梧桐子大。前一日不吃晚食,五更初,用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蛤蟆衣之状,未下再作,如鲜血来即止,续以调补气血药补之。
穿山甲散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痞及恶血,气攻心腹疼痛,面无颜色,四肢瘦弱。
穿山甲灰炒燥 鳖甲醋炙 赤芍药 大黄炒 干漆炒令烟尽 桂心各一两 川芎 芫花醋炒 当归各半两 麝香二钱半,另研
上为细末,入麝和匀,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无时。
蓬莪术丸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痞,腹胁妨痛,令人体瘦,不思饮食。
莪术七钱半 当归焙 桂心 赤芍药 槟榔 昆布 琥珀研 枳壳 木香各半两 桃仁鳖甲 大黄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食前米饮下二十丸。
丁香丸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大全》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痞,结块不散,心腹疼痛。
雄雀粪炒黄 鳖甲各一两 硇砂 当归焙 芫花醋炒干。各半两 巴豆二分半,去皮心油
上为末,研令匀,醋煮,面糊丸如小豆大,当归酒下三丸。
桃仁散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普济》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痞,心腹胀满,不能饮食,体瘦无力。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者,麸炒令微黄 诃子皮 白术 赤芍药 当归各七钱半 京三棱锉,微炒,一两 鳖甲醋炙,去裙襕,一两半 陈皮汤浸,去白,焙,三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一钱三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小三棱煎丸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
【原文摘录】
治食癥、酒癖、血瘕、气块,时发刺痛,全不思食,及一切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饮呕哕噫酸,胁肋刺痛,脾气横泄。
三棱 莪术各四两 芫花一两
上入瓷器中,用米醋五升,浸满封器口,以灰火煨令干,取出棱、术,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同棱、术焙干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妇人血分,男子脾气横泄,肿满如水,桑白皮煎汤下。
大黄煎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引《圣惠》
【原文摘录】
治妇人血癥血瘕,食积痰滞。
川大黄七钱半,碎,微炒 鳖甲一两,醋炙黄,去裙襕 牛膝去芦,一两 干漆一两,炒烟尽
上为末,用米醋一升,煎为膏,每服一钱,食前热酒调下。
硇砂丸
【文献出处】
《证治准绳》
【原文摘录】
治妇人疝瘕,及积瘀血在脏,时攻腹胁疼痛。
川芒硝 硇砂各一两 当归 雄黄 桂心各半两 大黄炮 三棱各二两
上为细末,米醋一碗,熬大黄末为膏,次入余药末,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丸,渐渐加至二十丸,以利下恶物为度。
化坚汤
【文献出处】
《寿世保元》
【原文摘录】
癥瘕痃癖,痰饮食积,死血成块。
白术去芦,二钱 白茯苓去皮,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香附炒,二钱 山楂二钱 枳实一钱 陈皮二钱 半夏姜炒,二钱 桃仁去皮尖,十粒 红花八分 莪术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石磏丸
【文献出处】
《明医指掌》
【原文摘录】
治血瘕。血瘕者,血不流而寒薄,则血内凝而为瘕也,比之石瘕为轻,用以消之。
海粉 三棱 蓬术醋炙 五灵脂 红花 香附 石磏 瓦龙子火淬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白术汤下。
仙方香壳丸
【文献出处】
《济阳纲目》
【原文摘录】
破痃癖,消癥块及冷积。
木香 丁香并不见火。各五钱 京三棱酒浸一宿 青皮去白 枳壳麸炒 川楝子 茴香炒。各一两 莪术一两,切,酒浸一宿,将三棱、莪术同去壳,巴豆三十粒,同炒巴豆黄色,去巴豆不用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用姜汤,或盐汤、温酒,不拘时任下。
荆蓬煎丸
【文献出处】
《济阳纲目》
【原文摘录】
治癥瘕痃癖,冷热积聚,宿食不消,呕吐辛酸。久服通利三焦,升降阴阳,顺气消食。
京三棱二两,酒浸,冬三日,夏一日 蓬莪二两,切,醋浸,冬三日,夏一日。已上二味同以去壳巴豆二十个,银器内炒令黄色,去豆不用 木香不见火 枳壳麸炒 青皮去穰 茴香微炒 槟榔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或生姜汤下,食远服。
平肝消瘕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肝气甚郁,结成气块,在左胁之下、左腹之上,动则痛,静则宁,岁月既久,日渐壮大,面色黄槁,吞酸吐痰,时无休歇,人以为痞块也,谁知木郁而成癥瘕乎?夫肝木之性,最喜飞扬,不喜闭滞。肝气一郁,必下克脾胃。脾胃受克,则气不能畅行于脏腑,遇肝之部位,必致阻滞而不行,日积月累,无形化为有形,非血积而成瘕,必食积为癥也。治法舒其肝中之郁,助其脾胃之气,则有形仍化为无形矣。倘见有形,误认为食与血,妄用消食败血之剂,则脾胃之气大伤,而肝之郁仍不能解,势必其形愈大,往往有致死不悟者,不重可悲乎?方用平肝消瘕汤治之。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鳖甲三钱 神曲一钱 山楂一钱 枳壳一钱 半夏一钱
水煎服。四剂块小,又有四剂而块又小,十剂块全消矣。
此方全去平肝以解郁。郁气一舒,不来克脾胃之土,则土气自安。加白术以健脾开胃,则脾胃气旺,不畏肝气之克,则气自通,肝何阻滞之有?况用鳖甲、山楂皆是攻坚去秽之神药,何至有郁闷不舒哉。
此症用化痞膏外治亦可。
大黄五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枳实三钱 丹皮二钱 鳖甲一两 神曲一两 山楂五钱 麦芽五钱 厚朴三钱 当归一两 白芍一两 使君子肉三钱 两头尖二钱 蒲公英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生甘草二钱 槟榔二钱 防风一钱 川乌一个 香油三斤
锅熬以上药,煎数沸,用白布将药渣漉出,再煎,油滴水成珠,然后再入后药末:
薄荷叶二钱 乳香 没药各五钱 麝香一钱 赤石脂二两 冰片二钱 阿魏三钱 血竭三钱
各为末,入油内再煎,又入炒过、水飞过黄丹末一斤,收之成膏矣。贴痞块,止消一个即消。其膏药须摊得厚,不可大也。
温土消瘕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脾气虚寒,又食寒物,结于小腹之闲,久不能消,遂成硬块,已而能动,人以为癥结而生瘕也,谁知是命门火衰不能化物乎?夫脾乃湿土,必藉命门之火熏蒸。倘命门火衰,则釜底无薪,何以蒸腐水谷哉?譬如阳和之地,有太阳之照,则万物发育。处于阴寒幽冷之区,则草木萎槁,安得有萌芽之达耶?又譬如淤泥湿田,非遇烈日炎氛,未易烁干,是土必得火而燥也。人身脾土何独不然,无火则所用之饮食停积于中,而癥瘕生焉。若用攻逐之法,则亏损脾阴,势所不免。何若仍补命门之火,扶助脾土,则旺土自能消化,不必攻逐而癥瘕自开,更觉渐移默夺之为胜哉。方用温土消瘕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肉桂二钱 枳实二钱 人参五钱 巴戟天五钱 山楂一钱
水煎服。二剂块少减,又二剂块又减,十剂消化于乌有矣。
此方用巴戟天、肉桂温补命门之火,火旺则阴霾自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又能利湿,湿去而土燥温和,寒虫水怪何所潜形?况有枳实、山楂之类,原能攻逐乎?此方殆治其源,而又治其标者也。
此症亦可用化块丹治之。
人参五钱 白术二两 肉桂 神曲各二钱 荸荠一两 鳖甲三钱
水煎服。
攻补两益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胃气虚弱,食不能消,偶食坚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则变为有形之物腹中乱动,动时疼不可忍,得食则解,后则渐大,虽有饮食亦痛,人以为痞块成鳖也,谁知似鳖非鳖乎?盖痛之时,以手按之宛如鳖身之背,四足之齐动也。夫鳖,动物也,岂肯久安于一处,其非鳖也明甚,何形之宛似乎?盖胃属土,土中所生之物,大约四足者居多,土中所生之物,喜静而不喜动,故安士重迁,形如鳖而不移也。但既不喜动,何以乱动?盖性虽喜静,而觅食充饥,则动静之物相同,试看其得食则减,而不乱动,非索食之验乎?日用饮食以供其口腹,则身形日大;身形既大,所用之饮食,何足以供之?自然啮皮伤肉,安得不痛哉?治法自当以杀虫为主。然杀虫犹攻邪也,攻邪必伤正气。补正以杀虫,又何疑乎?方用攻补两益汤:
榧子十个 白薇三钱 雷丸三钱 神曲三钱 槟榔二钱 使君子十个 白术一两 人参五钱
水煎服。一剂腹必大痛,断不可饮之茶水,坚忍半日,如渴再饮二煎药汁,少顷必将虫秽之物尽下而愈,不必二剂。
此方神奇,方中尽是杀虫之味,用之于人参、白术之中,且以二味为君主之药。盖冲锋破阵之帅,必得仁圣之君,智谋之相,筹画于尊俎之间,始能奏凯成功耳。倘舍人参、白术不用,徒用杀虫之味,亦未必无功,然斩杀过伤,自损亦甚,非十全之师也。
此症用化鳖汤亦效。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白薇 百部各三钱 麝香 枳壳各一钱 槟榔二钱
鳗鱼骨炒黑,为末,煎汁服。
补中益气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气虚下陷,饮食停住于脾胃之间而成块者,久则其形渐大,悠悠忽忽,似痛不痛,似动不动,人以为痞块也,谁知是阳气不升之故乎?夫脾胃之气,日动宜升,不可一朝下陷。倘饥饱劳役,以伤其形,房帏秘戏,以伤其骨,加之厚味醇醪,不节口腹,则脾胃之气何能升哉?于是阳闭于阴之中,阴离于阳之内,阴阳两不交接,饮食不易消化矣。即能消化而气结不伸,亦能成形,但其形外大而内歉,按之如空虚之状,见假象以惑人也。治法不必治块,惟升提阳气,则脾胃无下陷之虚,气块不消而自化矣。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三钱 黄芪一两 当归三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升麻四分 半夏一钱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乃提阳气之圣药也。此病原是气虚,故用黄芪补气为君;用白术一两者,以块结于腹,取其利腰脐,以通上下之气;参、归助芪、术以健脾胃之土;土气既旺,用升、柴提之,则气尤易升;癥瘕之块,未必无痰涎之壅,加半夏入于陈皮、甘草之中,则消痰而又不耗气。同群共济,发扬阳气之升,即有邪结无不散矣。况原系气块,而非食块,有不立时消化者哉?多亦不过数剂,便可奏功也。
此症亦可用加减六君子汤治之。
人参三钱 白术 茯苓各五钱 甘草 山楂 麦芽 厚朴各一钱 陈皮 枳壳各五分 神曲一钱
水煎服。
逍遥散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正值饮食之时,忽遇可惊之事,遂停滞不化,久成癥瘕者。医有作痞块治之不效,用补药治之亦不效,盖惊气之未收也。夫少阳胆气,主发生者也,一遇惊则其气郁结不伸。胆与肝为表里,胆病而肝亦病,必加怒于脾胃之土。脾胃畏木气之旺,不能消化糟粕,于是木土之气两停于肠胃之间,遂成癥瘕而不可解也。治法必须开少阳之郁为先,佐之平肝之剂,则脾胃不畏肝胆之克,自能分消水谷,何至癥瘕之不散哉?方用逍遥散治之。
白术二钱 白芍五钱 当归三钱 柴胡二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鳖甲三钱 甘草五分 茯苓三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十剂全愈。
逍遥散乃解郁之神药也。肝胆二经之郁结开,则脾胃之癥瘕不攻自破矣。
此症用消瘕汤亦神效。
白芍一两 白术 鳖甲各五钱 甘草 郁金各一钱 枳壳五分 天花粉 丹皮 香附各二钱 茯苓 巴戟各三钱 白豆蔻二粒 广木香五分
水煎服。
培土化瘕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偶食难化之物,忽又闻惊骇之事,则气结不散,食亦难消,因而痰裹成瘕,人以为痞也,谁知是惊气之闭结乎?夫惊则气下,疑有食必随气而下矣,胡为因惊反多留滞耶?不知气乃无形,食乃有形也。无形之气,随惊而下降;有形之物,随惊而上升。且惊则气下于肝中,而不下于脾中也。气下于肝,则肝之气不散,而下克脾土,即无物相嫌,尚留物不化,况原有难化之物,受于未惊之前,安得即化乎?此癥瘕所以生也。治法必去惊骇之气,大培脾胃之土,则癥瘕不攻自散也。方用培土化瘕汤:
白术一两 柴胡一钱 茯苓三钱 山药四钱 神曲二钱 山楂一钱 枳壳五分 两头尖①三钱 厚朴一钱 鳖甲一钱五分 白薇一钱 何首乌生用,二钱 白芍五钱 白芥子二钱
① 两头尖: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的干燥根茎,功能祛风湿、消痈肿。
水煎服。十剂癥瘕消半,再服十剂全消。
此方用白术以培土,何又用白芍以平肝?盖脾弱由于肝胆之相制,用白芍以平肝胆,正所以培脾胃之土也。肝既不克脾胃之土,则土气升腾,无物不化,况益之消瘕破癥之味,何块之不除哉?且方中柴胡一味,已抒肝胆之气,胆气扬而肝气快,总有惊骇,不知消归何处,宁患癥瘕之固结哉。
此症亦可用消瘕汤治之。
两祛丹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饱食即睡于风露之间,睡未觉腹中饱闷不舒,后遂成痞,人以为食未消而成痞也,谁知风露之邪裹痰于胃中乎。夫风邪阳邪也,露邪阴邪也。二邪合,而不阴不阳之气最难化物,故往往停积腹中而不散。治法通其阴阳,使阳邪入于阴之中,阴邪出于阳之外,则阴阳正气两不相损,庶痰气开而邪易遁也。第阳邪易散,而阴邪难散。然虽有阴阳之分,而祛邪何论阴阳。但补其阴阳之正气,则邪不祛而自祛矣。方用两祛丹:
白术一两 人参三钱 何首乌生用,三钱 鳖甲末三钱 地栗粉三钱 神曲二钱 茯苓二钱 当归三钱 半夏一钱 贝母一钱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又轻,十剂痞块全消。
此方脾胃双治之法也。脾胃俱属阴,奈何置阳不问乎?不知阳邪入于阴分,已全乎为阴矣。全乎为阴,是忘其为阳也,故治阴而不必治阳。然方中虽是治阴,未常非治阳之药,所以能入于阴之中,又能出乎阴之外,而阴邪阳邪两有以消之也。
释疑汤
【文献出处】
《辨证录》
【原文摘录】
人有食蔬菜之类,觉胸膈有碍,遂疑有虫,因而作痞,人以为虫子之作祟也。谁知是心疑而物不化乎。夫脾胃主化物者也,毋论蔬菜入胃俱化,即虫子之类,到胃入脾安有不化者乎?虫即消化,何能成痞?盖疑心害之也。夫脾胃之所以能化物者,全藉乎先后天之火气也。后天火气在心包,先天火气在命门,心包之火生胃,命门之火生脾。脾胃有二经火气,而后能化糟粕而出精微,土得火而生也。食蔬菜而动疑,则心动矣。心包代心出治,主动而不主静。今心动而心包反不敢动,心包不代心君以出治,则火气不入于胃。胃既不能化物,而脾遂不为胃以运行,其所食之物,又安能化?自然停住于腹,而成痞矣。若不解其疑,止去健脾消痞,则癥瘕宁易荡除哉。方用释疑汤:
人参三钱 巴戟天五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五钱 白薇二钱 甘草一钱 使君子三枚 砂仁三粒 肉桂一钱 广木香三分 菖蒲五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又轻,十剂全消。
此方全去温补心包之气,心包气旺,则心包之火自必升腾,宁肯自安于无为,而不代心君以宣化哉。心包火气宣于胃中,而命门之火翕然相从,不啻如夫妇同心,内外合力,齐心攻击,虽有癥瘕,不立时消化,吾不信也。
此症亦可用加味四君汤治之。
人参 远志 山药各三钱 白术五钱 甘草 枳壳各一钱 茯苓五钱 菖蒲一钱 山楂二十粒 神曲一钱
水煎服。
大七气汤
【文献出处】
《妇科心法要诀》
【原文摘录】
妇人一切癥瘕病,上下攻疼七气汤,藿香益智棱莪术,甘桔青陈肉桂香。附方:
大七气汤:三棱 莪术煨切 青皮去瓤 陈皮去白 木香 藿香 益智仁 桔梗 肉桂 甘草炙。各七分半
㕮咀,每服五钱,水煎,食前温服。
化坚丸
【文献出处】
《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原文摘录】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三两 桂枝三两
炼蜜,陈醋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若癥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化痞膏
【文献出处】
《疡医大全》
【原文摘录】
生大黄一两 半夏 荆三棱 苏木 穿山甲 陈皮 当归尾 全蝎 番木鳖 红花 陈枳壳 厚朴 蓬莪术 血余 大贝母 川乌 天南星 香附 赤芍药 草乌 坚槟榔各三钱 蜈蚣十条 巴豆仁五十粒 大鳖一个,切四块 桃枝 杨枝 桑枝 槐枝各十寸 葱十根 水红花子五钱 白凤仙根五根
用麻油三斤同煎,药枯去渣,再入东丹二十四两,收之成膏,取起冷定,筛入后药搅匀。
元胡索散
【文献出处】
《罗氏会约医镜》
【原文摘录】
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者。
当归 赤芍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麸炒 元胡索炒。各等分
共为末,酒调服。失笑散亦可。
良方加味四物汤
【文献出处】
《罗氏会约医镜》
【原文摘录】
治血积坚硬而痛,或不痛者。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蓬术 三棱 干漆炒,令烟尽 肉桂各钱半
水煎服。或加怀牛膝二钱,更效。
良方桃仁承气汤
【文献出处】
《罗氏会约医镜》
【原文摘录】
治形气强壮而瘀血不行,或大便闭结,或腹胀痛甚,有非下不可者。然须详慎,非实证勿用。
桃仁去皮尖,五钱 大黄一两,炒或酒炒 甘草二钱 肉桂一钱
姜引。
凡养正之法,宜诊脉察证,知何经之虚,专固根本。或虚中带滞者,可少加行气导滞之品可也。如再攻之,祸如反掌。
块气丸
【文献出处】
《彤园妇人科》
【原文摘录】
治癥瘕及嗝噎、疝气。
三棱 莪术 香附 青皮俱醋炒 炒萝卜子 炒神曲各五钱 炒连 郁金 槟榔 陈皮 白丑各三钱 炒枳实 炙皂荚 百草霜①各钱半,晒研极细
面糊为小丸,白汤每下二钱,日二服。
① 百草霜:稻草、麦秸、杂草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功能止血、消积、清毒散火。
开郁正元散
【文献出处】
《彤园妇人科》
【原文摘录】
治孕妇素有癥瘕旧疾,今遇食积痰饮,逐发结聚胀痛,用此调解之。
土炒白术 醋炒青皮 酒炒香附 炒研砂仁 山楂肉 炒神曲 麦芽 元胡 海粉 陈皮 桔梗 茯苓 炙草各一钱
生姜引。连末服更妙。
丹溪方
【文献出处】
《彤园妇人科》
【原文摘录】
治孕妇素患积聚癥瘕,结块未消,今又受孕,不堪峻攻,用此缓消之。
醋煮香附四两 去皮桃仁炒黄,一两 海粉二两 炙白术两半
其研极细,煮面糊为小丸,白汤每下二钱,日二服。余详一卷。
穿山甲散
【文献出处】
《资生集》
【原文摘录】
治妇人癥痞及恶血,气攻心腹疼痛。
穿山甲灰炒燥 鳖甲醋炙 大黄炒 干漆炒令烟尽 桂心 赤芍药各一两 川芎 当归 芫花醋炒 麝香二钱半,另研
上为细末,入麝和匀,每服一钱,热酒下无时。此方散结破血、行气消饮、温行损块要药也,然性多犷悍,用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