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临床常用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及结果判断标准

1.青霉素G钠/钾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1)80万U/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4ml。

2)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3)再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4)取上液0.2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试验方法:

取皮试液0.1ml(50U)皮内注射,小儿注射0.02~0.03ml。

(3)结果判断:

注射20分钟后判断结果,判断标准如下。

1)阴性:

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2)阳性:

如皮丘隆起增大,局部出现中心晕团、周围红斑,直径>l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为阳性;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悸、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对于可疑阳性反应者,应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2.其他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1)0.5g/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3)再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4)第三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皮试方法:

取皮试液0.1ml(50μg)皮内注射。

(3)结果判断:

参照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3.头孢菌素类药物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1)0.5g/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2ml。

2)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3)再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4)取上液0.8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皮试方法:

取皮试液0.02~0.03ml(40~60μg)皮内注射,形成直径3mm的皮丘。

(3)结果判断:

注射20分钟后判断结果,如皮丘较之前直径扩大≥3mm,则为皮试阳性,若伴有红晕或痒感则更支持呈阳性反应的判断。

4.链霉素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1)取链霉素1g(100万U)/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3.5ml。

2)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3)再次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皮试方法:

取皮试液0.1ml(250U)皮内注射。

(3)结果判断:

参照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5.破伤风抗毒素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破伤风抗毒素0.1ml(1 500U/支)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ml。

(2)皮试方法:

取皮试液0.1ml(15U)皮内注射。

(3)结果判断:

注射20分钟后判断结果,判断标准如下。

1)阴性:

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

2)阳性:

皮丘红肿,硬结直径>1.5cm,红晕范围直径>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表现与青霉素反应相类似,以血清病型反应多见。

3)脱敏治疗:

先抽取0.1ml原液稀释成1ml肌内注射;20分钟后若患者无异常,抽取0.2ml原液稀释成1ml肌内注射;同样观察20分钟,无异常,抽取0.3ml原液稀释成1ml肌内注射;观察20分钟无异常表现,抽取0.4ml原液稀释成1ml肌内注射。

6.盐酸普鲁卡因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将盐酸普鲁卡因配成0.25%的溶液即可。

(2)皮试方法:

取0.25%的盐酸普鲁卡因0.1ml皮内注射。

(3)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同青霉素。

7.结核菌素试验

(1)皮试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原液即可。

(2)皮试方法:

PPD原液0.1ml皮内注射。

(3)结果判断:

根据试验部位的皮肤情况进行判断。注射后48小时观察反应1次,72小时判断结果。判断标准如下。

1)阴性:

无红晕、无硬结,或硬结直径<5mm。

2)阳性:

直径在5~9mm为弱阳性(+);硬结直径为10~19mm为中度阳性(++);硬结直径≥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3)假阳性:

注射20~36小时内,注射区皮肤发红且较软,72小时反应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