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症和夜间多尿

● 夜尿≥2次是常见的和令人焦虑的(影响睡眠)。

● 夜尿≥2 次的发病率[1,2]:男性:40% 为 60~70 岁,55% 大于 70岁;女性:10%为20~40岁,50%大于80岁。

● 夜尿≥2次与不需卧床老年人摔倒和受伤的风险增加2倍有关。

● 男性夜尿多于2次,死亡风险增加2倍(可能是由于夜尿症相关的内分泌和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3]

夜尿症的诊断方法

夜尿症(nocturia)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但更多的情况下,是非泌尿系统原因引起的。因此,匹兹堡老年医学教授Neil Resnick认为应“最后检查下尿路”[4]

夜尿症的原因

● 泌尿系统疾病:良性前列腺梗阻、膀胱过度活动(OAB)和尿不尽(incomplete bladder emptying)。

● 非泌尿系统疾病:肾衰竭、特发性夜间多尿、糖尿病、中枢性尿崩症、肾源性尿崩症、原发性烦渴症、高钙血症、药物,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夜尿症患者的评估

要求患者完成一份排尿频率尿量表(FVC),记录每天24小时每次排尿的时间和量,共7天。以确定:

● 患者是多尿还是非多尿;

● 如果是多尿,多尿是发生于整个24小时内还是仅限于夜间多尿。

多尿的经验性定义为每24小时尿液排出大于3L[国际尿失禁学会(ICS)标准委员会,2002]。

夜间多尿定义为在午夜到清晨8点间排出的尿液大于24小时总排出尿液的1/3(夜间排尿减少是正常的生理机制,在午夜到清晨8点间所排出尿液,即占全天24小时1/3时间内的排尿量,应该不多于24小时排尿量的1/3,而且大多数人比1/3量少得多)。

多尿(每24小时内排尿大于3L)可由溶质性利尿或水利尿引起。测定尿液渗透压:<250mOsm/kg为水利尿,>300mOsm/kg为溶质性利尿。尿液中各种溶质水平过高,如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会导致溶质性利尿。水利尿见于原发性烦渴症的患者(对水摄入过多的适当生理反应)和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或抵抗)。患者锂盐摄入过多,出现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产生抵抗(肾源性尿崩症)。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