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的五个“W”
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是国际关系学追求的核心价值。近代以来,由于主权国家垄断了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实施暴力的工具——武器和对外实施暴力的团体——军队从理论上讲只能掌握在代表国家主权的政府手中,因此战争主要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于是,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对象。
所谓国际关系之“关系”,虽然从字面上看可以包括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民间关系等,但主要是指主权国家之间围绕安全问题的政治关系。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学科独立后的国际关系学隶属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国家之间政治关系表现最极端、后果最严重的当数战争。于是,如何避免国家之间的战争,从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主题。对战争产生根源的理论探究、对国家如何获得安全的探讨以及对军备控制和对外战略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的主流。
围绕这一核心课题,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成一句话:谁(who)在何时(when)为何(why)以什么方式(how)来做什么(what)。
Who指的是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也就是世界舞台上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主要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等。
近代国际关系形成以来,主权国家就成为世界舞台上最主要的行为体。不少人将国际关系看成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纵横捭阖。大国位居世界舞台中心,大国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大国最有能力发动世界战争,破坏世界和平。反过来说,大国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又有着更大的需求和责任。因此,国际关系学特别重视对世界体系中的大国及其关系的研究。此外,由于大国的兴衰更替同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密切相关,所以探究世界大国兴衰更替的基本规律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的学术著作有的甚至成为“爆款”。例如,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从军事与经济角度分析近现代大国战略关系的《大国的兴衰》,长期位居国际关系销书之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主权国家已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行为体。国际关系中出现了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和跨国公司。
二战以后,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力量。1947年创办的《国际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专注于对国际组织、国际制度的研究,如今已成为国际关系学科的权威学术期刊之一。同时,跨国公司也被认为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行为体。一些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富可敌国,它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财富对国际事务,尤其是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由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已不仅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提出了“世界政治”“全球政治”等概念,近年来欧美国家出版的国际关系教材也多以“世界政治”和“全球政治”为书名。
When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国际体系及行为体的性质和特征。
国际关系史是理解现实、预测未来的基础和前提,对国际关系史的整体把握可以提高宏观思考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但与以考据为主的历史研究不同,国际关系学者更专注于从安全和政治角度钻研历史,如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在《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回溯近现代战争,是为了寻找战争根源及其演化特征。1
从某种意义说,国际形势也是正在发生的“国际关系史”。像《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追求》2和《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3这两部美国学者写的著作,尽管观点截然相反,但都是对中美关系的深度研究,而不是一般就事论事的国际评论。
Why指的是影响国际体系和行为体及其关系发展演变的动力因素和主要原因。这是国际关系学里面最重要且研究难度最大的一个领域。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解决问题,唯有追溯清楚问题的起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之所以难度最大,是因为凡事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总是比单纯描述事情要困难得多。
国际关系学的核心问题包括: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战争的发生是否与人性相关?战争能被消灭吗?国家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合作?国际规范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国际关系的大理论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国际关系的三大理论范式(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形成的。
How指的是国际行为体为实现其利益或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国际行为体面对任何问题都不会只有“唯一的选择”。国家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可以分为外交与武力,国家之间实现和平的方式有均势、结盟、相互威慑、遵守国际法、缔造国际组织等。
关于国家利益、国家行为和对外战略的分析成果数量众多,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最为紧密。像《国家利益》( National Interests )和《对外政策》( Foreign Policy )这样的学术期刊都聚焦美国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的讨论与研究,而且十分贴近时事,甚至对政府的对外决策都产生了影响。
What指的是对人们所期望的世界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国际行为体所要追求的理想目标。不管是否认同人类最终会实现和平与安全,所有的国际关系理论都是以避免战争和维护和平为价值取向的。传统上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是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冲突,而当前又增加了严重恶化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传染病和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
由此,国际关系由以研究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拓展到包括研究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南北矛盾、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社会关系(如难民问题、有组织的跨国犯罪、传染病的全球流行等),甚至国家的内部问题(如民族认同、族群冲突等)。只要是有可能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都会成为国际关系的研究课题。
1 参见〔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 〔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追求》(柯雄、贾宗谊、张胜平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3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隋丽君、张胜平、任美芬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