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皓首丹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风采
- 刘红 刘培育 杲文川主编
- 2387字
- 2025-04-28 10:50:50
陈荷夫(1921年7月— )
年近百岁尚拼搏
陈荷夫,祖籍河南尉氏县大马乡胡陈村。1939年8月在褒城地区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受中共南方局青年组领导建立党在武大的工作“据点”,为负责人。1947年7月接受组织派遣,入南京伪国防部做情报工作,并担任南京新民主主义工作队领导成员。1948年任全国学联(设于上海的地下共产党组织)党组成员、组织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北京工作。参与领导《全民报》的接管和新区土改工作。调团中央组织部,先后在干部科、秘书科担任副科长、科长。1956年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从事科研工作。1978年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任局级学术秘书,并进行法学、政治学专题研究。相继出版了《中国宪法类编》《选举漫语》和《农民与土地》等专著。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常务副主任,为《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主编之一。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全国法学和政治学规划小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以及中国法学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学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9年初离休。

当年,陈老离休时,已近古稀之年,本来可以好好休息,过颐养天年的生活。然而,作为一个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奋斗过的战士,他最不情愿的是休息。在离休后的30年间,他仍然像当年冲锋陷阵的老兵一样,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拼搏着。
陈老学养深厚,离开工作岗位后,主要精力用于政治学理论研究之外,花费不少时间创作旧体诗和钻研诗词。他写的诗词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政治主张鲜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一看便知,不写朦胧诗。二是真情实感的迸发,不是无病呻吟。三是一针见血,击中主体的要害,不拐弯抹角、不知所云。四是不在风花雪月上浪费读者的时间,使每一首诗都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利益服务。五是尽量遵守旧体诗形式、格律,如果某一句用词有碍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宁可不遵守某些规律。六是旧体诗的形式、格律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和革新。他在离休后的30年间,创作诗词五百余首,陆续出版了《陈荷夫诗文集》《垂虹六记》《晨钟集》《暮鼓集》等诗文集。他的诗词作品广受读者赞誉,认为有创新有突破,通俗易懂。曾有几家艺术团体来信,请他担任院长、副院长、会长等职务,均被他婉拒。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称誉他为“中国艺圣”,赠送金字牌匾。在今年金砖五国举行会议期间,国内艺术界赠送他“金砖艺术家”纪念品,表彰其在诗词领域的贡献。
陈老是闲不住的人。母校武汉大学在京成立“北京武大校友会”,决定创办会刊《北京珞珈》,经校友一致推举担任主编。在他心血浇灌之下,会刊每季出版一期,共出版32期,前后历经八年。刊物的主要作者是来自西迁乐山的武大校友,将近三百人。会刊收集了许多抗战时期流亡四川的师生读书学习遭遇的困难,以及老师生活和教学的种种情况,材料十分珍贵。出版以后,深受校方和广大师生的称赞。武大在抗日战争中西迁四川的宝贵资料得以保存。《北京珞珈》曾在社科院新著作展览会上展示,得到社科院专家的好评。在此基础上,他编辑了《武大学运文选》《珞嘉岁月》二书。
陈老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在老伴2017年底去世之前,他们经过商量要办几件事:一是捐赠图书。将毕生藏书捐献给家乡尉氏县图书馆。几年来,他已陆陆续续将3000多册书捐给尉氏县图书馆,还有少部分准备最近捐出,供当地群众阅读。二是设立奖学金。用节省下的50万元在母校尉氏三中设立奖学金,用以奖励本校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三是在家乡建立感恩亭,以感谢党和人民对他的教育和培养。此亭经村党支部批准后修建,现已竣工。

陈荷夫的著作
2015年底,陈老不幸摔倒,大腿骨折。出院后又患肺栓塞,入院抢救,昏迷不醒,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几个月,甚至气管切开上呼吸机和鼻饲。靠顽强的毅力,他挺过来了。以后逐渐恢复,去掉鼻饲,能正常吃饭和讲话。连医生都称为奇迹。ICU主任说:“在我们医院像这么高龄的老人能够起死回生,走出ICU尚属首例。”
陈老说,是“四信”的力量在支持着他拼搏奋进。
一是信仰。他信仰马列主义不是从现在开始的。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和“青年救国会”等,看了相当数量的马列著作。一开始看不理解,甚至看不懂,看多了逐渐了解了它的内容,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人生观,认识了世界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这种规律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他在白区工作时,曾被敌人逮捕过,依然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新中国成立以后也遇到一些困难,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始终不变。
二是信念。信念是信仰的产物,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以什么角度看问题,就会根据什么样的信念去解决问题,也就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如果马列信念不牢,必然遇见事情态度摇摆,拿不定主意,在遇到困难时,甚至会走偏、走错、丧失立场。
三是信心。信心是以信念为基础的。信念不牢的人很容易丧失信心,缺乏前进的勇气,在激烈的现实斗争中,不是败于敌人,而是败于信心不足。信心是胜利的前导,没有信心什么事也干不成,犹豫不决是成功的大敌。其著作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这里。我们要民族复兴必须沿着既定方针毫不畏惧地走下去。写作也是如此,遇到困难便搁笔,也会一事无成的。
四是信任。大的来说,对党要信任,党的决策是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决定的。一般来说是群众智慧的产物,不是某一个人一拍脑勺儿就做出的,即使有少数错的决定迟早也会得到改正。小的来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不要过多怀疑。只有对党信任才能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毫无保留地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陈老表示,每当想起我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感到自己还“宝刀”未老,仍能拼搏。98岁高龄的陈老表示,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冲向前去!陈老正是这样做的,他还准备奋力一搏,出版最后一本书,书名已经起好叫《终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