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练兵的构想

第二天举行了新皇的登基仪式,李瀍全程没开口,就看着仇士良在那任命亲信。

主要是他拦着也没用,总不能将那一票诗人都提拔起来,跟仇士良打对台吧?诗人呢,煽动舆论或许好用,但让他们治政,八成就是一场灾难了,更何况弄出一个诗人政党来?

他唯一提的一个人就是李德裕,这是原主的亲密战友,他觉得可以用用,具体好不好用,那就只能将来再说了。

仇士良还算知道分寸,没有咄咄逼人,皇帝开口,他就闭嘴了。

实在是他夹带里的人确实不够,没法尽占朝堂。而且,皇帝只要不作妖,面子还是得给的,不然太容易给别人留出机会,要知道,宫里面可不太平,太监之间的互斗也是挺凶猛呢。

于是,登基大典就这么结束了。

朝臣们好歹见了天子一面,知道皇帝长啥样了。可似乎局势依然没什么不同,还是太监们控制着大局,新天子依然是个傀儡,据说新皇目前主要的乐趣是在湖边种地,这叫什么爱好么,泥腿子们才干的事,堂堂天子,居然学着泥腿子做事,这大唐,是真的要完了!

听说天子还在教书,教些农户家的子弟,据说还教了不少女孩,这就更扯淡了。农户家的孩子能教出来个啥?何况还有丫头片子,你要选妃就好好选呗,遮遮掩掩的干嘛呢?现在,新皇新气象,你得振作啊,奋祖宗的余烈,振作起来啊,抖起来啊,这是你躺平的时候吗?

养病,你养的岁数再大,只能当个傀儡又有何用?

唉,真是怒其不争啊。

朝臣们无不失望叹息,非如此,就只能是仇士良提拔的那些了。

李德裕倒是有心找皇帝密谈一番,可皇帝下朝就走了,直接回了他的湖边小院。李德裕倒是有心追上去,但皇帝走得太快,全然没有等他的意思,愣是没追上,倒是个年纪更轻的熟门熟路的追了过去,他认得是新入朝堂的颖王心腹,那个会写诗的李商隐。

皇帝一共开了四次口,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年老成精的白居易,再有一个就是李商隐,还有一个比较奇葩,居然是被贬斥在外的刘禹锡。

除了自己,就一个年轻的,还不怎么守武德,也不知道让让老前辈,只顾着自己跑得飞快,什么诗人么,连点尊老爱幼都不懂。

他哪知道,李商隐看到他追过来了,但不能搭理他,因为李商隐要说的是跟他有关。呼哧呼哧的追上李瀍,李商隐也是喘得厉害,勉强道:“陛下,您这走得也太快,微臣一力猛赶都追赶不上,就这,您还说自己在养病?让人怎么信么,就算装,您也得装出点病人的样子啊?”

“朕就是有病啊,头风,可厉害呢,要不朕喝顿大酒给你瞅瞅?”李瀍理直气壮,哥是高血压病人,说到哪儿都有理,至于走得快,高血压不影响运动神经不是?

“陛下还是保重龙体吧。”李商隐赶忙推辞,他虽不懂,但李瀍转述的神医的医嘱是不能喝酒的,他又哪敢拿陛下的龙体去冒险?

“你追过来啥事?报社的事?”李瀍随口问道。

“不是,陛下可知朝中有牛李党之争?”李商隐连忙说起正题。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正式开始,后面一直斗到了宣宗时期。

李商隐不了解后事,但他知道前面的事,也知道这些年来,朝中的两党斗得有多么激烈。眼下的两党,牛党这边以李珏、杨嗣复为首,自己的恩主令狐楚也是其中一员,而另一边的李党,正是以李德裕为首的。

这将来同为一殿之臣,又都是皇帝提拔的心腹,牛李党斗起来,难不成自己要去斗老李么?套个麻袋敲他一闷棍,这……不太好意思吧?

李商隐很矛盾,但也怕陛下不知道这其中的缘故,故而赶上来提醒一句。

“朝争么?想争就争呗,对事不对人,伟人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朕还能因人废事不成?”李瀍摆摆手,晒道。

“党内无派……这是哪位伟人说的这话?”李商隐有点磕巴。

“别管了,反正就是某位很睿智的人物就是了。”李瀍随口敷衍,进而解释道:

“你们因认同人品,或是认可诗词,哪怕是景仰某人的人品也好,因认同而结为党派是正常的,但若党同伐异就没意思了,为了斗争而斗争引起的纷争,那不是好事,若是单纯因为这个斗起来,那要置黎民百姓于何地呢?可若是为了百姓生活得更好,那只要对事不对人,就斗呗,越激烈越好,反正朕是乐得看热闹的。”

李商隐若有所思,对事不对人,这是必须给朝争划了道红线么?是不是陛下想得太简单了?朝争斗起来,哪有那么容易,斗上头了,还不见谁怼谁?很容易就扩大化了,实际上大家最初斗起来的时候,想的也是君子之争来着。

“没事,你也不用想太多,以后得朝争啊,朕就是裁判,谁越界了就由朕来判断,你放心,朕会维护公平的。”李瀍表示,自己会当裁判,控制朝争的烈度,不让他们真的斗得你死我活。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你来的正好,帮朕想想,朕欲练兵,应该搞点啥运动好?”

“啥?”他这个转折有点大,差点扭了李商隐的腰,“练兵?运动?陛下是想……”

李瀍眼明手快,一下捂住了李商隐的嘴,“别说出来,你明白的。”

李商隐指指后宫,示意自己明白了,陛下可以松手了。这位陛下看着不声不响的,却是个狠角色,竟然直接就要练兵杀太监了,他肯定不反对杀太监,这帮没卵子的祸害,早杀早干净。

但杀太监,御林军却是个大麻烦。

莫非陛下是想连御林军一锅端了?

“马球如何?”李商隐提议道。

“不妥,哪来那么多马?而且练骑兵难度挺高的。”李瀍否决了心腹的提议。

“那……蹴鞠呢?”李商隐挖空心思的想着,他倒是挺明白练兵和运动的联系的,以陛下的低调风格,肯定不会大张旗鼓的练兵,只能喻练于运动,这样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暗度陈仓,然后一击致命。

但古人的运动项目实在是少,好好地,谁会白白消耗能量运动啊?这可不是物资极大丰富的后世,人们可以吃饱了撑的瞎玩,李商隐想了半天也就这两个。

其实最适合的是马球,那玩意是人穿着护具,骑着马追个球,运动能力的锻炼效果一流,练出来的还都是骑兵。练他百八十的,就能解决宫里的御林军了。

至少在李商隐看来,练他百十名精锐,应该就够用了,也不知道陛下设想的规模是多少。

“嗯,有了。”李瀍也没太勉强李商隐,他思考片刻,想到了马球的护具,一手握拳,砸在自己手心里,有了主意。

“有了?是什么?”李商隐好奇道。

李瀍吩咐道:“现在还不能说,你让宫外送竹子的川商多送点竹子过来,带叶子的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