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经互会的契机

技术交流会议持续了两天,苏方专家对XT-88的技术细节几乎是“刨根问底”。

而华夏代表团提出的新教练机需求,则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虽有涟漪,却很快消散在对美国技术的巨大兴趣之中。

当前的现实情况和来时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华夏交流团里大部分工程师们对此行能否达成原计划目标已经不抱期望了。

因为这个原因,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在一次讨论飞机总体布局的会议间歇,苏方航空工业部的一位负责对外联络和政策协调,名叫伊万诺夫的官员。

他端着一杯热茶走到陈天宇身边,用一种温和但略带探询的语气说道:

“陈总工程师,恕我直言,关于贵国提出的新型高级教练机项目,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评估。

诚然,拥有自己设计的教练机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

但是,考虑到研发的周期、投入的资源以及现有的成熟机型,比如我们的乌米格-15,它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是经过考验的。

从经济角度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角度看,直接引进或按许可证生产乌米格-15,或许是更现实的选择。”

这番话虽然委婉,但质疑的意味不言而喻。

旁边几位华夏工程师闻言,脸色更加黯淡,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似乎又被浇了一盆冷水。

刘工张了张嘴,想反驳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几天的交流下来,他已经知道,单纯强调“我们需要”是苍白无力的。

陈天宇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谦和的笑容,仿佛真的是在虚心请教:

“伊万诺夫同志,您提出的观点非常中肯,我们也在反复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

其实,关于这个项目,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向您,也向苏联的同志们请教。”

伊万诺夫做出一个“请讲”的手势,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位年轻但表现出众的华夏总工程师。

陈天宇不疾不徐地说道:

“我了解到,苏联正在积极推动和领导‘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的建设,致力于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远见和战略意义的举措,我个人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并希望能有机会深入了解。”

他顿了顿,观察着伊万诺夫的表情,见对方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开场白比较受用,便继续说道:

“在我原本的设想中,这款高级喷气式教练机项目,正是希望能够成为在苏联同志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下,华夏在航空工业领域积极尝试。

我希望能够把这次合作搞成一个‘国际分工合作’样板,同时还可以作为华夏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一员应尽盟友责任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初步探索。”

这番话一出,不仅伊万诺夫,连旁边几位竖着耳朵听的苏方专家,眼神中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陈天宇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紧接着补充道:

“我想大家都知道,华夏目前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这样的盟友完全不足以扼制未来战争可能带来的威胁。

所以必要的扶持还是要有的,这样一款先进教练机的研发,刚好可以作为一个抓手,带去华夏建立必要的航空工业。

当然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苏联老大哥的带领和帮助下,实现这个目标。”

为了说服苏联人,陈天宇巧妙地将项目的定位,从单纯的“华夏自身需求”,拔高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分工合作”的层面。

“这款教练机,首先是为了满足华夏自身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喷气机飞行员。

但我们更长远的目标是,当这款飞机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之后,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符合‘经济、适用’原则的航空产品。

为经互会体系内的其他友好国家,特别是那些与我们一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国防预算有限的兄弟国家,提供一个新的、可行的选择。

这既能壮大我们阵营的整体国防力量,也能体现华夏作为盟友的贡献。”

“经济、适用,为兄弟国家提供选择……”

伊万诺夫的眼睛倏地一亮,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陈天宇话语中的关键词。

经济互助委员会自1949年1月成立以来,虽然提出了宏伟的蓝图,但如何具体落实“国际分工”,如何树立成功的合作样板,一直是莫斯科方面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苏联自然希望在这个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向其他成员国展示其领导力和制度优越性。

陈天宇的这番“新提法”,无疑给伊万诺夫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将华夏的教练机项目,包装成一个在苏联主导和帮助下的“国际分工合作试点”,这不仅政治上正确,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如果成功,这无疑会成为经互会框架内一个生动的合作案例,可以大力宣传,用来吸引和团结东欧以及其他潜在的友好国家。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将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更紧密地纳入苏联的技术体系和影响范围之内。

伊万诺夫脸上的客套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真的思索。

他沉吟片刻,抬头看着陈天宇,语气明显郑重了许多:

“陈总工程师,您的这个提法……非常新颖,也很有启发性。

将一个具体的航空项目与经互会的宏观战略联系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思路。”

他不再提乌米格-15方案,而是话锋一转:

“关于您刚才提到的‘国际分工合作’和‘为兄弟国家提供选择’的观点,我会尽快向我的上级,以及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相关负责同志汇报。

这需要从更高层面进行评估和考量。”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为陈天宇这番话,悄然发生了转变。

原本弥漫在华夏工程师心头的沮丧和不甘,被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和屏息所取代。

他们都屏住呼吸,看着伊万诺夫,心中燃起了一丝微弱但炽热的希望。

他们没想到,陈天宇竟然能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将一个看似纯粹的技术合作项目,赋予了如此重要的政治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