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众人的目光汇聚过来,魏庭轩顿时感觉热血上涌,呼吸急促,不知道什么时候攥紧的手心全是汗。

“没……没……,噢,看过,当然看过。”

魏庭轩突如其来的问题把“眼镜”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不敢承认没看过,眼珠一转,“不过,合同是用来诓骗俺们中国人的,条款再好也不算数。”

一名劳工当即附和:“是啊,到了人家地界,还不是听凭摆布?”

另外一名反问道:“两边的官府总不能都不理吧?”

见对方心虚,魏廷轩胆气顿时壮了几分,“你说法郎不值钱,一个铜板换一个,那俺按两个铜板换一个法郎,同你换一个大洋的,咋样?”

“眼镜”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我,我没有法郎。对,没有法郎。”

“眼镜”抹了下额头的冷汗,眼珠乱转,有些慌乱。

魏庭轩想了想,追问道:“俺们都是给英国人打工的,工钱是按英镑算,发到手是现大洋,你说现大洋值不值钱?安家费是20块光洋,先给5块,检查身体没毛病,签了合同再把剩下的15块给家属。”

魏庭轩明白,自己要说服的是工友,于是扭头看着大伙:“这5块光洋的真金白银,咱们可都是到手了,对吧?”

这些人先是一愣,接着纷纷点头。

魏庭轩一番话压住了“眼镜”,让李俊冷静下来,悄悄往四周张望。

“入了营还要等船,那15块光洋的安家费要是不给,咱们拍拍屁股回家,白吃白住逛了趟青岛,还赚了5块光洋,是吃亏还是占了便宜?”

工友们恍然大悟,不住点头,附和道:“可不,还在俺中国地界,山东地面,不给钱,想走便走,他能把俺们咋滴?”

“不错——是他们有错在先,去官府理论,俺们也占理。”

“眼镜”一看形势不对,食指挨个点着周围的劳工,冷笑道:“你们这帮傻瓜,那威海卫的劳工营,修得同铁桶一般,进去容易出来难,哼,到了那时,还由得了你们这些泥腿子?绳捆索绑,棍棒伺候,再饿你几天饭,哪个不老老实实上船。”

“你说的是绑票,还是招工?”魏庭轩淡定反问:“在俺中国招工,都是官府同意的,怎会任由外国人欺负俺们中国人?”

劳工被“眼镜”鄙夷成是泥腿子和傻瓜,让他们有些恼火,下意识地往魏廷轩这边靠,对前者则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怀疑。

“官府?哈哈,官府早被洋鬼子收买了!”

“眼镜”被逼无奈,不得不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往下编,清冷的晨风都没能阻挡住冷汗直冒。

李俊火冒三丈,怒道:“你有什么证据?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你说得跟真的一样,那等下你同大家伙一起到刘公岛,亲眼看看劳工营到底什么样子。”

“来回旅费仁记全包了,俺自掏腰包,再额外给你两块大洋,敢不敢去?”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李俊一较真,“眼镜”开始有点心虚了,嗫嚅道:“俺有事……”

“眼镜”的同伴听了,也全都在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似乎是动静太大,担心惊动警察。

如今的青岛是日本人的租借地,日本宪兵和警察心狠手辣,落到他们手里可没好果子吃。

“眼镜”思前想后,憋出一句:“哼,说得倒好听,谁不知道那是英国租界,官府管不着的。”

李俊不气反笑:“你担心回不来?这个容易,你跟我走,你这些手下,全都到洋行等着,吃住洋行包了,两天之内我没把你送回来,你们报警还是砸洋行都行。”

“眼镜”讪笑几声,悄悄朝同伙使了个眼色,这些人连忙把手里的印刷品往劳工们的手里递、兜里塞。

“大家都是山东老乡,往大了说是中国同胞,自然不想让你们往火坑里跳。”

“眼镜”边后退边摇头作惋惜状:“俗话说,佛度有缘人,俺们好心提醒,信不信由你们。”

李俊见对方突然打退堂鼓,感到有点疑惑,魏庭轩上前碰了碰他的胳膊,用眼神示意他往人群后面看——不远处,两名牵着狼狗巡逻的日本警察正在疾步赶来。

警察跑的快,“眼镜”这帮人跑的更快,没发完的招贴全都扔地上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仁记洋行是英国企业,英国和日本是盟友,又可能牵涉到共同的敌国德国,李俊把情况一说,两名警察连连点头,表示会立即着手调查拦截者的来路和去向。

普通人的心目中,胜利代表了正确,失败意味着错误,这伙人一跑,劳工们的动摇情绪消失了。

李俊用力拍了拍魏庭轩的肩膀,悄声道:“多谢多谢!小兄弟,怎么称呼啊?唉,多亏了你,不然,真的让这帮混混把好事给搅黄了!”

“小姓魏,魏庭轩。”魏庭轩忙道:“这也是俺自己的事,真要让他们给搅黄了,俺可就挣不上钱了。”

李俊点点头,“可不是这个理嘛!”

方才的这场闹剧让李俊心有余悸,连忙整理好队伍,依旧在前面当领队,迎着徐徐海风,一路疾行赶到码头,草草用过早餐,急不可耐地催促众人登上刘公岛派来接人的客轮。

海上颠簸了几个钟头,有几个工友已经出现少许的晕船症状,故而当刘公岛码头出现在视野中之时,船头爆发出一阵欢呼。

再次踏上了坚实的土地,劳工们大多面露喜色,表情轻松,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不过,也有人联想到将来那听说可能要走上两三个月的漫长海路,忐忑起来。

整个队伍里,年龄最小的魏庭轩反倒最淡定,因为他无路可退,必须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