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科概况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吕坤 1

全球政治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舞台,而且很多人会认为它是加速变革的舞台,然而全球政治的某些方面似乎具有持久不变的特性。

——安德鲁·海伍德 2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方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联合国宪章》3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是这几年国际关系学界的热门词。这个说法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就伯罗奔尼撒战争得出的结论。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指出,“雅典日益增长的实力使斯巴达感到恐惧,战争由此不可避免”。书中关于雅典和斯巴达关系的描述,今天经常被用来形容崛起国与霸权国(或守成国)之间的关系。

两千多年前,像修昔底德这样的学者就在关注和研究城邦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研究的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但是,当我们提及修昔底德的时候,往往称他是“历史学者”,而不会将他视为“国际关系学者”,《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史学名著”,而不是“国际关系专业著作”。

既然国际关系自古有之,为何国际关系学科迟迟没有建立呢?到什么时候国际关系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呢?

1 (清)叶玉屏辑:《六事箴言》,载童雪译注:《语录四种》,崇文书局2010年版,第99页。

2 〔英〕安德鲁·海伍德:《全球政治学》(白云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3 《联合国宪章》序言,https://www.un.org/zh/about-us/un-charter/full-text,2021年11月1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