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反垄断法框架下建立垄断行为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节 反垄断法中针对垄断行为的救济措施
一、垄断行为的主要救济措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二、垄断行为的特殊救济措施:经营者承诺制度
第二节 责令停止附加罚款模式的局限:以我国原料药行业反垄断行政处罚为例
一、我国原料药行业反垄断行政处罚概述
二、高额罚款未必具备现实威慑力
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难以恢复市场竞争秩序
第三节 经营者承诺制度作为垄断救济措施的局限
一、经营者承诺制度恢复市场竞争秩序的效率性
二、经营者承诺制度无法替代救济制度:以牺牲威慑性为前提的效率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构建垄断行为救济制度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概念界定
一、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中的救济措施
二、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源起
三、反垄断语境下救济措施的功能性定义
第二节 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应然目标
一、终止垄断行为
二、防止垄断行为的反复
三、恢复市场竞争秩序
四、补偿垄断行为的受损害方
第三节 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必要限制
一、限制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法理基础
二、比例原则在传统惩罚理论中的规范功能
三、比例原则在反垄断法语境下的功能拓展
四、比例原则作为限制规则的适用路径
第四节 垄断行为救济措施与民事诉讼损害赔偿的制度协调
一、反垄断公共执行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二、损害赔偿可否替代救济措施:以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的比较为例
三、民事损害赔偿作为公共执行救济措施的补充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具体类型与选择标准
第一节 回应型与主动型:如何设计主动型救济措施
一、主动型救济措施的现实需求
二、主动型救济措施施加作为义务的风险
三、主动型救济措施的设计、实施与监管思路
第二节 行为性与结构性:如何在个案中选择有效的救济措施
一、超越行为性或结构性二分法:以目标作为分类标准
二、选择有效措施的基本原则
三、有效救济措施的选择方法
第三节 需求端与供给端:如何通过需求端恢复市场竞争秩序
一、针对需求端设计救济措施的必要性
二、需求端救济措施的设计方法
三、介入需求端市场竞争的考量因素
第四节 强制性与协作性:如何协调法律责任与市场竞争秩序恢复的关系
一、从强制性向协作性救济措施的转变
二、强制性与协作性救济措施的混同可能导致过度监管
三、强制性或协作性救济措施的选择标准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数字经济下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数字平台维度
第一节 数字平台市场的经济学特征
一、规模经济与网络效应
二、转换成本与锁定效应
三、进入壁垒与“瓶颈”效应
四、“数字守门人”与不可或缺的交易相对人
第二节 重塑数字平台垄断行为的救济措施的必要性
一、数字平台市场对反垄断法性质的挑战
二、恢复数字平台市场竞争秩序的挑战
三、传统救济措施应对数字平台垄断的效果有限
第三节 救济措施重塑进路之一:建立损害理论与救济措施的逻辑关系
一、以谷歌搜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为切入点
二、以平等对待竞争者作为救济措施:数字平台是否负有平等对待的义务
三、搜索中立原则:作为救济措施的合理性
第四节 救济措施重塑进路之二:运用复合型救济措施
一、以算法价格合谋的新型垄断行为作为切入点
二、强制开放算法作为合谋行为救济措施的局限
三、目标导向下的复合型救济措施
第五节 救济措施重塑进路之三:事后救济与事前监管相结合
一、事后救济与事前监管的案例梳理
二、运用事前监管举措维护数字平台市场竞争秩序的前提
三、数字平台市场事前监管举措的应然目标
四、事前监管与事后救济的组合框架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数字经济下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数据维度
第一节 数据作为竞争要素的特征与价值
一、数据的生命周期
二、数据的主要特征
三、数据作为无形资产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数据驱动的竞争损害理论
一、数据驱动对消费者福利及创新的正面影响
二、数据驱动的网络效应与市场集中
三、数据驱动的“多米诺”效应与进入壁垒
四、数据驱动的纵向一体化与对创新的扼杀
第三节 数据驱动的排他性垄断行为:强制开放数据是否为最优救济措施
一、强制开放数据作为滥用市场支配行为的救济措施
二、强制开放数据作为救济措施:以谷歌广告案为例
三、强制开放数据的权衡:数据控制者与数据主体之间的权利边界
第四节 强制开放数据作为救济措施的完善路径
一、路径之一:限制对用户数据的收集
二、路径之二:限制大批量共享用户的原始数据
三、路径之三:完善用户数据可携权
第五节 小结
结论:“威慑之外,辅以救济”
参考文献
注释
封底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6:32